《伤寒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经方解析
四大神兽汤剂在《伤寒论》中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
伤寒论
石膏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大青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大枣
生姜
味药
小青龙
芍药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半夏
白虎汤
生津
知母
粳米
黄连阿胶汤
黄连
黄芩
阿胶
鸡子黄
真武汤
茯苓
附子
2025.01.09
高帆
中医临床中如何巧用大青龙汤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如何巧妙运用大青龙汤,使其发挥最大疗效,是每一个中医师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此外,现代临床中,大青龙汤还被应用于急性肾炎、肺炎、流感等疾病,只要符合外寒内热之证,皆可加减运用。
2025.01.04
高帆
幼儿高热医案一则
看到这些,瞬间就想到了仲景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此例虽是常见的外感发热病,但是以小见大,在具体辨证及用方用药的时候蕴含有很深的中医医理。
2024.12.26
魏勇涛
红肿的小腮帮
红肿的小腮帮小明明最近可伤心了,因为前些天不知为什么他的小腮帮肿了起来,吃东西的时候还很痛。痄腮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小明明听话地做了几天足浴后,小腮帮的红肿就下去了,再也不疼了。
2024.06.08
谢江强
伤寒论(38-39)
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2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2024.04.01
李华歆
从“葛根汤”谈“感冒”的中医治疗
指出了感冒的相关症状。明确提出感冒的病位在肺,治疗分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大治疗原则。林珮琴《类证治裁·伤风》记载有“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明确提出“时行感冒”的病名及其治疗。
葛根汤
葛根
桂枝
白芍
生姜
杏仁
炙甘草
大枣
清半夏
蔓荆子
藁本
石膏
知母
仁斋直指方论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苏饮
伤寒论
麻黄汤
桂枝汤
朱丹
丹溪心法
类证治裁
人参败毒散
神术散
医学源流论
桂枝二麻黄一汤
承气汤
小便
四逆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2024.03.07
张训景
越婢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2024.02.02
李华歆
石膏其实没有那么凉
盖石膏实救死之药,因看症不清,遂至用药有误,救死之药反变为伤生之药矣。乌可因石膏之猛,避其杀人之威,而不彰其生人之益乎。)盖火盛之极者,土衰之极也,不用人参以补元气,而唯用石膏以救其火炎,未有不败者也。
石膏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雷公炮制药性解
生津
方解石
本草经解
本草新编
人参
麦冬
人参
石膏汤
知母
白虎汤
黄柏
小青龙汤
桂枝
麻黄
小青龙
小青
大青
芍药
大青龙汤
膏药
煅石膏
中参
黄连
龙胆草
竹皮大丸
豆腐
2023.12.19
王晨阳
再论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这确实很有道理啊。量不仅仅是剂量,也是配伍比例。量是证的体现,也是辨证论治的灵魂。另外有些独特的剂量,比如逍遥散中的薄荷,补中益气汤中的升麻,柴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中医思维的重要体现,绝不是什么糟粕。
2023.09.12
姚金虎
跟师医案《带状疱疹其一》
刘某,女,77岁。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维生素B、维生素B12,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治疗,病情好转,局部水疱干瘪,但疼痛日益加重,夜不能寐。证属气滞血瘀,毒热未尽。
止痛药
炉甘石洗剂
小便
解毒
八角
定痛散
黄芪
八角枫
板蓝根
大青
生地黄
生蒲黄
五灵脂
当归
川芎
瓜萎
酒大黄
薏苡仁
土牛膝
冰片
蜈蚣
止痛散
制川乌
制草乌
桂枝
透骨草
三棱
莪术
绞股蓝
灵芝
2023.07.25
胡松岩
大青龙汤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条中其人未见少阴证,太阳受湿所困,故重而不疼,脉见缓象,此为湿,亦可与大青龙汤发之。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亦可与大青龙汤发之。
2023.07.10
李华歆
治湿与治痰
湿症进入了系在太阴的状态,大多是伴随湿热的,治疗原则就是利小便,总之治湿忌汗吐下,清热解毒也是下法。
麻黄
麻杏苡甘汤
麻黄加术汤
苡仁
附子汤
麻黄汤
小便
桂枝附子汤
桂枝
白术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五苓散
甘草附子汤
生姜
大枣
茵陈
解毒
茯苓白术汤
越婢汤
大青
葛根汤
茯苓
藿香
三仁汤
白芷
防风
厚朴
小柴胡
半夏厚朴汤
桔梗
2023.01.12
孙承铭
新冠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某女,38岁,刻下:18日傍晚,怕冷怕风,无汗,头前额痛,少量清涕,咽喉不利,咽痛,口中无味,微咳,乏力,纳差,二便正常,测体温38.6。19日晨起,咳嗽较前加剧,痰多色黄,头剧痛,周身肌肉及关节酸疼,余症同前,予以麻黄汤半剂,仍未出汗。
2022.12.20
郝孝盈
使用大青龙汤病例七则
病例一郝某,男,13岁。病例二李某,男,3岁。病例三刘某某,女,53岁。本病例呈典型的由大青龙汤证向麻杏石甘汤证的转化过程,有借鉴意义。讨论一诊外寒内热,用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加连翘、板蓝根解毒利咽。大青龙汤证常能一汗而解,不必尽剂。
大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石膏
桔梗
板蓝根
黄芩
生姜
大枣
蓝根
解毒
伤寒论
鸡子
大青
炙甘草
莱菔子
二陈汤
前胡
二陈汤加味
人参败毒散
人参
云苓
川芎
羌活
独活
枳壳
柴胡
桂枝加附子汤
2022.11.08
杏林小书童
遗尿
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在睡觉中不自觉地遗尿,一夜1次,甚至数次,日久不愈。艾灸治疗小儿遗尿有效,配合中成药缩泉丸疗效更好。
2022.09.18
潘洪波
小青龙•方名
【小青龙汤的方名】中医处处体现出中国古代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征~一则是体现出中医是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二则是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法解释中医的理论和方剂,使人易于理解。这个青龙汤的方名与方义,就体现出这个取象比类的意义。龙是中
2022.09.11
武邵
比证活用 立方之道——九味羌活汤浅识
因为,多数方书中对九味羌活汤的解读往往是随文衍义,或以药测方。九味羌活汤的来历九味羌活汤是金代医家张元素方,出自王好古所撰《此事难知》。加羌活,即变为上述九味羌活汤中的四味基础药。
羌活
独活
苍术
牛蒡子
连翘
甘草
羌活汤
味药
防风
此事难知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麻黄
桂枝
医方集解
伤寒六书
冲和汤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汤
五味
当归
杏仁
黄汤
石膏
大青
阴证略例
2022.07.07
杏林小书童
尿频尿急尿不尽
一周前忽然尿前下腹坠痛,尿频,尿急,尿不尽,舌红苔黄,脉数。3月18日二诊,患者喜形于色,诉尿频,尿急,尿不禁症状皆消失,愈。由妊娠血虚热郁,通调失职兼膀胱湿热蕴结,导致小便难而不爽。膀胱炎是膀胱受到细菌等多种因素而发生的炎症疾患,归属于中医之"淋证"。
当归
苦参汤
导赤散
贝母
苦参
生地
木通
竹叶
甘草
苦参丸
小便
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医宗金鉴
上清
解毒
消肿散
温胆汤
达原饮
瓜蒌薤白半夏汤
柴胡
黄芩
枳壳
竹茹
陈皮
茯苓
姜半夏
郁金
木香
草果
2022.06.10
刘剑锋
麻黄与高血压病不是绝对禁忌
高血压病不忌麻黄——大青龙汤治疗高血压病医案杨某,女,55岁。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不应当先存主观偏见,而应该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后用血府逐瘀汤善后,其意相仿,疏通气血也。
2022.05.27
刘剑锋
老年性皮肤瘙痒
老年性皮肤瘙痒既是一种症状,亦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的辨证施治本病的特点是自觉症状显著,部位以小腿及背部瘙痒最明显,夜间入睡前瘙痒最剧烈。
2022.05.14
潘洪波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释中风为“风伤卫”,释伤寒为“寒伤营”,大青龙汤证为“营卫两伤”。大青龙汤证自然也是营卫同病。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在演变过程中可出现大青龙汤证。既然无论中风伤寒均可出现大青龙汤证,无论脉浮紧浮缓均为大青龙汤证之脉
2022.05.05
杏林小书童
李可:尿毒症初探
1995年9月17日初诊:xx医院出院诊断:慢性肾炎尿毒症、尿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22.46mmol/L,尿素氮17.85mmol/L。尿毒症之症结在毒入血分,邪实正虚。
2022.04.11
杏林小书童
中医辩证战痘
1额头长痘中医面诊辩证战痘原因: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5右边脸颊长痘中医面诊辩证战痘原因:肺功能失常改善: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芒果
益母草
咖啡
红萝卜
萝卜
蒲公英
发灰
酸奶
土豆
枇杷清肺饮
枇杷叶
焦山栀
连翘
赤芍
黄芩
银花
红花
凌霄花
平胃散
苍术
姜半夏
茯苓
陈皮
浙贝母
白花蛇舌草
桔梗
夏枯草
解毒
五味消毒饮
地丁
2021.12.21
潘洪波
儿童发热呕吐医案及其复盘
上案患儿,先用葛根加半夏汤,热退呕止,仍咳复热,续用大青龙汤,热停鼻塞微咳,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善后,瘥。该案患儿,服用布洛芬,汗后热退又复起,为“汗先出不彻”而转阳明。该患儿的口苦,考虑布洛芬发汗后,大汗伤津,而口苦。
白微
葛根加半夏汤
小柴胡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
半夏汤
大青
半夏厚朴汤
麻黄
桂枝
炙甘草
白芍
生姜
清半夏
大枣
藿香
正气丸
流黄
白根
半夏
小便
石膏
杏仁
厚朴汤
姜半夏
厚朴
茯苓
紫苏叶
薄荷
2021.12.10
张鹏炜
古方的学习与应用方法
古时称中医为方脉家,医术为方技。古方的学习与应用方法1、学古方的关键是抓住方证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最好读白文,也就是未加注释的原文。药物的应用指征为“药证”,方剂的应用指征为“方证”。不表示某种病,而是患者全身的反应状态。
伤寒论
旁通
朱丹
伤寒论类方
桂枝汤
麻黄汤
葛根汤
柴胡汤
栀子汤
承气汤
泻心汤
白虎汤
五苓散
四逆汤
理中汤
桂枝
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人参
新加汤
小便
白术
茯苓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味甘汤
桂枝加桂汤
白芍
小建中汤
柴胡
2021.11.20
潘洪波
“六经辨证”是《伤寒杂病论》经方辨证体系的关键
“六经辨证”,这是《伤寒杂病论》理解经方辨证体系的关键。“六经辨证”是《伤寒杂病论》经方辨证体系的关键张仲景之“六经病”应该是由特定的症状群组成的六类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病理状态。这样,“六经辨证”实际已经涵盖了“八纲辨证”的内容。
小便
白虎汤
白虎
四逆汤
伤寒论
麻黄汤
桂枝汤
五苓散
大青
真武汤
小柴胡汤
竹叶汤
承气汤
小承气汤
猪苓汤
茵陈
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抵当汤
厚朴七物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汤
柴胡
大柴胡汤
茯苓
白术
厚朴
甘草汤
半夏干姜汤
栀子柏皮汤
2021.11.20
潘洪波
多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变体!这波疫情没你想那样简单!
更令人心痛的是,近日传来多名医护人员确诊的消息。10月25日,额济纳旗发布第25例至43例确诊病例行动轨迹,其中有2名医务人员确诊。新冠疫情以来,三甲曾反复发文提醒,院感的失守是疫情趋于走向严重的一个重要标志。
甘草干姜汤
甘草
干姜汤
桂枝汤
茯苓
白术
射干麻黄汤
葛根汤
茯苓四逆汤
当药
猛药
麻黄
石膏
半夏
泽漆
附子
大青龙汤
大青
杏仁
炙甘草
桂枝
生姜
红枣
荆芥
防风
葱白
葛根
白芍
射干
麻黄汤
2021.10.31
杏林小书童
趣说“越婢汤”
成就了“越婢汤”……而“越婢汤”中二者的比例为3:4,说明是“寒热”并重,我们说“风水”的病机是水在体表的异常停留,按照仲景所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2021.09.03
李华歆
伤寒论图表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因为有抵抗力,邪气不能全胜。此为表阳证,同时汗出表示人体津液伤了。
伤寒论
神农本草经
桂枝汤
生津
桂枝
生姜
芍药
大枣
小柴胡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荆防汤
荆芥
防风
麻黄
荨麻
麻黄汤
黄连
白术
石膏
越婢汤
黄汤
白虎汤
粳米
小青龙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
甘草
甘草干姜汤
葛根汤
2021.08.22
潘洪波
经方大师传授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斯乃准确运用经方之前提。屡经治疗无效,竟致稽月,卧床不起,家人咸恐,束手无策。经方大师传授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遂守方加减再进1剂,续以甘淡调理,旬日而痊。至今50余载未曾复发,并经多次体检,肝功完全正常。此外,病证合勘,还取效于多种疾病。
白虎加桂枝汤
黄昏
伤寒论
炙甘草汤
人参
独参汤
半夏厚朴汤
续命汤
侯氏黑散
柴胡汤
柴胡
小柴胡汤
神农本草经
小柴胡
泽泻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陷胸汤
茵陈
滑石
思仲
大柴胡汤
芍药
蚕豆
大头菜
通脉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承气汤
白虎加人参汤
加减复脉汤
小建中汤
2021.08.22
潘洪波
瘾疹案
去年疫情期间身痒严重,抓之起红色米粒样皮疹,吃抗过敏药瘙痒缓解,但新增嗜睡、乏力。考虑风水相博于肌肤,处以防己黄芪汤合当归芍药散。立开鬼门、洁净腑之法,处以大青龙汤、五苓散合方。
归脾丸
断续
粟米
辣椒
黄连
上清
小便
防己黄芪汤
当归芍药散
防己
黄芪
茯苓
白术
泽泻
当归
川芎
芍药
桂枝
薏苡仁
杏仁
枳壳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大青龙汤
五苓散
麻黄
石膏
猪苓
白茅根
2021.07.04
刘道新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4四种途径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名家教你用成方,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脉诊和方剂学。对方剂的掌握程度与医生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如何合理运用好成方以提高临床疗效?
炙甘草汤
味药
甘草
桂枝
甘草汤
常思
伤寒大白
麻黄汤
大白
复实
诃子
黄芩
龙胆草
乌梅
干姜
细辛
禁药
熟地
朱丹
梧桐叶
桐叶
生姜
儒门事亲
叶香
天麻钩藤饮
珍珠母丸
大定风珠
半夏
白术汤
黄连温胆汤
2021.07.03
潘洪波
大青龙汤治疗头痛发热
目前住院治疗,正在“发热待查”。患者除了头痛剧烈之外,发热经常达到39℃以上。本方煎煮法,一概遵照《伤寒论》大青龙汤方后的介绍,不可违背,否则无效。
2021.05.01
黄自浩
相当实用的:伤寒论经方歌诀!(可背可查)
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桂枝汤
桂枝
生姜
大枣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
桂枝加附子汤
附子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小便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厚朴
杏仁
新加汤
桂枝甘草汤
甘草
小建中汤
饴糖
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蜀漆
桂枝加桂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汤
2021.04.13
杏林小书童
同病异治退热案2则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案1朱某,男,20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浮肿10天,加重伴发热4天”于2010年7月13日入院。案2侯某,男,60岁
天冬
大青龙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石膏
大黄
大青
大黄
神农本草经
小青龙汤
麻黄汤
生津
黄汤
中参
生姜
大枣
温粉
小便
葛根汤
葛根芩连汤
葛根
白芍
黄芩
黄连
伤寒论
大承气汤
承气汤
2021.03.18
杏林小书童
张志礼——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特点及常用对药配伍
兹将其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特点及常用对药配伍经验介绍予同道。用药特点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了张教授数千张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处方,初步总结出辨证规律及用药特点。治疗因咽炎、扁桃腺炎诱发的银屑病患者效果较好。
2021.02.02
杏林小书童
同病异治退热案2则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案1朱某,男,20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浮肿10天,加重伴发热4天”于2010年7月13日入院。案2侯某,男,60岁
天冬
大青龙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石膏
大黄
大青
大黄
神农本草经
小青龙汤
麻黄汤
生津
黄汤
中参
生姜
大枣
温粉
小便
葛根汤
葛根芩连汤
葛根
白芍
黄芩
黄连
伤寒论
大承气汤
承气汤
2020.11.27
杭雅雯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