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栀子豉汤治疗头汗医案
首诊时,采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栀子豉汤作为清热除烦的经典方剂,在此案中加减运用,旨在清热除烦、滋补肝肾、调和营卫。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并发症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耐心。
栀子豉汤
栀子
淡豆豉
桑叶
五味子
黄芪
白术
防风
枸杞子
菊花
地黄
菊花
牡蛎
茯苓
炙甘草
豉汤
伤寒论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大柴胡汤
大陷胸汤
小便
柴胡桂枝干姜汤
茵陈蒿汤
白虎汤
小柴胡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025.03.13
张训景
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枳术汤三方合用治疗胃脘痛医案一则。
按语本案三方合用,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在本案中,针对患者寒热错杂之象,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阴阳,恢复气机升降,解决胃脘胀满疼痛等脾胃失和症状。三方合用,半夏泻心汤调和脾胃,解决寒热错杂、脾胃失和;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消除痰热阻滞;枳术汤行气健脾,改善脾胃气滞。
2025.03.04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一)
再看看这个药量,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这个药分一煎两剂,“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对吧!经过他们药理研究后总结出来乌头碱能镇痛,还能免疫抑制以及局部麻醉。
2025.03.01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十)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唯有附子干姜配伍起来,温中回阳的作用才能极尽其能,因此治疗心衰这类的危急重症,我们就依仗四逆汤。
2025.02.2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八)
脚、下肢法软而无力,经常用这个芍药甘草汤治疗。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甘草这个药对胃是有好处的。
2025.02.2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六)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五)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四)
胃虚,胃里还停水,发汗激动这个水,反倒作吐逆。吃了桂枝汤,马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先生说“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刻下病人根本上就有热了,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热”?
2025.02.25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感冒医案一则
在本案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中痰涎的症状,正是痰湿内阻、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和胃降逆、化痰祛湿。该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组成。
2025.02.24
高颖
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治疗胃脘隐痛医案
治疗上采用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的思路。六、按语(一)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之证。
医辨
小建中汤
枳术丸
建中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脾胃论
白术
枳实
荷叶
梧桐子
白汤
枳壳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温胃散
莱菔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
2025.02.21
高颖
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丹参饮三方合用治胃痛胁痛。
此条通过误下后不同转归,对比引出半夏泻心汤证,强调其主治以心下痞满、不痛为特征的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之痞证。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大枣
炙甘草
柴胡疏肝散
柴胡
香附
川芎
陈皮
枳壳
白芍
甘草
丹参饮
丹参
檀香
砂仁
党参
山楂
泻心汤
伤寒论
柴胡汤
大陷胸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小便
五苓散
大黄
2025.02.20
高颖
清胃热,化血浊,治疗肥胖症思路
患者男性,40岁,因肥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前来就诊。血浊是指血液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失去其清纯状态,变得秽浊,导致血液运行和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荷叶升清降浊,能助脾胃运化,清化湿浊,减少体内浊邪的生成,有助于改善血浊状态。
2025.02.17
高颖
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治疗产后漏尿一则
患者女性,现产后6月,因产后出现漏尿、尿频症状前来就诊。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不仅能改善产后漏尿症状,还能增强产妇的体质,促进身体的整体康复。
2025.02.12
高颖
止嗽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外感咳嗽一则
此后患者咽痒症状减轻,咳嗽次数减少,喉中异物感有所缓解。诸药合用,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能解表,又能治咳,对于风邪犯肺所致的咳嗽最为适宜。
2025.02.12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三)
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我们算算这个桂枝汤,它是原方的四分之一,越婢汤用原方的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是二比一。
2025.02.10
张宝华
小青龙汤加味治愈寒饮咳喘医案
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所治之证,核心在于外寒内饮。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需准确辨证。本案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茯苓、杏仁,是基于患者具体症状的灵活化裁。
2025.02.10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六)
传统来看,甘药对脾胃都是有益处的。甘草配粳米益胃,还能抑制苦寒害胃的能知母、石膏的不良反应,对胃有顾护的作用。人参健胃,配合甘草、粳米,胃气才能够复健有望。吃白虎汤就可以了,病人不渴,说明津液损伤不那么严重,加人参也不对证,还价格贵,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2025.02.07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五)
产妇历来都是远寒凉的,别说用药了,即使饮食起居都要加强保暖。《神农本草经》说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简称《别录》,3卷。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
2025.02.03
张宝华
经方治疗阑尾炎伴阑尾粪石医案
大便日3次,饭后如厕。所以考虑为“阑尾炎”所致的腹痛。鉴于患者伴阑尾粪石,故合用四金汤疏通经络,化石消肿。
大黄牡丹汤
败酱散
当归
赤小豆散
四金汤
酒大黄
桃仁
冬瓜子
薏苡
附片
败酱草
牡丹皮
芒硝
甘草
延胡索
大血藤
赤小豆
鸡内金
白芍
郁金
金钱草
赤小豆
海金沙
参苓白术散
失笑散
党参片
炒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山药
2025.01.24
张训景
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黄疸案
中医诊断:瘙痒黄疸肝胆湿热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方剂: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药:茵陈30g,炒栀子10g,大黄3g,蜜麻黄6g,连翘10g,赤小豆10g,蜜桑白皮10g,鸡骨草15g,垂盆草15g,黄柏6g,茯苓15g,地肤子15g麸炒白术10g炒苦杏
小便
茵陈蒿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麻黄
连翘
赤小豆
桑白皮
鸡骨草
垂盆草
黄柏
茯苓
地肤子
炒白术
杏仁
炙甘草
赤小豆
桂枝
白芍
大枣
白鲜皮
荆芥
防风
当归
菊花
伤寒论
橘子
茵陈蒿
2025.01.22
张训景
中药配合中医特色理疗治疗泄泻案
《素问,举痛论篇》因:“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就该患者来说,患者平素脾气急躁,情志失宜,确诊为泄灣病后,考虑其证型当从肝郁脾虚来思考。
2025.01.17
张训景
90岁老人头晕2年余,中药二诊治愈
经与这位大爷交谈,得知这位大爷姓江,他妈妈因头晕还在郫都区某医院住院,住院10多天没有效果,仍然头晕,所以经人介绍后想过来找我诊治。患者黄某,女,90岁,家住唐昌镇,就诊日期:2024年12月10日。主诉:头晕2年余,加重半月。复诊,2024年12月18日
2025.01.15
卢开云
伤寒论第二十一条(二)
下后伤阳了,心阳受伤,胸阳郁而不展,胸阳来源于心阳嘛!那么先生从第十二条开始说桂枝汤到这一直在这个上面转来转去,有时就正面,有时就侧面,这里逶迤幽深是有的。这条咱们得联系第十五条说,那条有“太阳病,下之后,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2025.01.15
张宝华
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医案
用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焦栀子9克、淡豆豉12克、炒酸枣仁15克(打碎)、生川芎9克、盐知母9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茯神20克、制远志10克、首乌藤30克、柏子仁20克、炒麦芽15克。酸枣仁补养肝血,使血液能濡养头目,减轻眩晕症状。
2025.01.15
高颖
奔豚三方证
奔豚三方证主要指桂枝加桂汤证、苓桂甘枣汤证、奔豚汤证,以下为三方证的鉴别:桂枝加桂汤证-原文:《伤寒论》第117条记载:“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2025.01.11
高颖
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治疗眩晕
半夏天麻白术汤出处:出自《医学心悟》卷四。
半夏
白术汤
天麻
苍术
白术
茯苓
炙草
橘红
石菖蒲
怀牛膝
薏米
当归
赤芍
川芎
泽泻
桂枝
桃仁
生姜
大枣
丹溪心法
医学心悟
甘草
制半夏
消肿散
本草汇言
小便
炙甘草
痰药
益智
本草从新
2025.01.10
高颖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诊断为痔疮,湿热下注证。六、结论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凉血地黄汤
生地黄
当归
地榆
槐角
黄连
天花粉
升麻
赤芍
枳壳
黄芩
荆芥
脏连丸
防风
猪大肠
止痛如神汤
秦艽
桃仁
皂角子
苍术
黄柏
泽泻
槟榔
熟大黄
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2025.01.09
崔国宁
眼科金镜中中医治疗近视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诊断为近视,证属肝郁气滞。
杞菊地黄丸
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归脾汤加减
党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八珍汤
甘草
川芎
白芍
逍遥散
柴胡
薄荷
菊花
2025.01.09
崔国宁
中医治疗阳痿早泄的体会
中医诊断要点在诊断阳痿早泄时,中医除了关注患者的性功能表现外,还注重整体的四诊合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阳痿早泄,针刺这些穴位有助于恢复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改善性功能。
臭秽
交时
小便
右归丸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鹿角胶
菟丝子
杜仲
肉桂
附子
当归
巴戟天
淫羊藿
知柏地黄丸
知母
黄柏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龟甲
鳖甲
女贞子
地黄丸
归脾汤加减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2025.01.07
崔国宁
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
然而,当呃逆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且常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时,便被称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与社交,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往往与正气不足有密切关系。
医辨
温中散
丁香散
丁香
柿蒂
温胃散
高良姜
干姜
党参
炙甘草
小便
竹叶石膏汤
竹叶
石膏
人参
麦冬
粳米
半夏
柴胡疏肝散
丁香柿蒂汤
柴胡
枳壳
香附
陈皮
川芎
芍药
甘草
理中丸
吴茱萸汤
白术
2025.01.07
崔国宁
半夏厚朴汤、旋覆代赭汤、通魄汤合用治疗胃炎咽炎兼便秘验案
按语1.病因病机分析-本病案中,胃炎、咽炎与便秘三者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内在联系。而脾胃升降失常,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大肠主津,传导失司则糟粕内停,肠道失润,进而引发便秘。三方合用,胃气,大肠气同降,嗳气,反酸,烧心,咽炎,便秘诸证愈。
2025.01.06
高颖
中医治疗中风先兆的临床用药经验
化痰祛瘀同治痰浊与瘀血常相互胶结,阻滞脉络,诱发中风先兆。六、结语中医治疗中风先兆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用药经验,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通过精准用药调整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功能,展现出独
味药
负担
类证治裁
丹溪心法
医林改错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牛膝
杜仲
桑寄生
黄芩
栀子
本草汇言
半夏
陈皮
茯苓
白术
泽泻
二陈汤
小便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当归
地龙
水蛭
黄芪
党参
2025.01.04
崔国宁
中医治疗焦虑临床用药经验
本文综述了中医治疗焦虑临床用药的常见思路、经典方剂、单味药应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经验,旨在为临床更好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焦虑症提供参考。
味药
小便
柴胡
本草纲目
芍药
柴胡疏肝散
青皮
郁金
黄芩
解毒
栀子
龙胆泻肝汤
黄连
黄柏
黄连解毒汤
朱砂
生地黄
酸枣仁
党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归脾汤
柏子仁
远志
石菖蒲
远志丸
人参
人参
黄芪
2025.01.03
崔国宁
伤寒论三泻心汤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半夏泻心汤能够调和脾胃的寒热升降,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促进病情的改善。三泻心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以其独特的组方和卓越的疗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
2025.01.03
高帆
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全身水肿医案
防己黄芪汤中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两方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2025.01.03
高颖
枳术汤合香砂六君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既往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方用枳术丸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继服上方7剂按语: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范畴。胃病日久,且虚证明显,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治其本。通常认为,局灶性萎缩性胃炎5年至10年内,癌变率约为3%至5%;10年以上,癌变率超过10
2024.12.30
高颖
伤寒论第十二条(九)
《神农本草经》上说芍药“味苦,微寒”,桂枝、生姜辛辣,用苦以制辛,使桂枝、生姜辛散的力量更小。苦微寒的药配上甘药,还能起到养液。芍药的应用是一石二鸟了,它照顾得圆满,一方面制桂、姜的辛散,一方面助甘草、大枣以养液,甘寒益阴。这个煎药与治疗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2024.12.30
张宝华
经方合方辨治月经杂病一则
经随访,患者连续4个月月经正常来临,诸症好转,目前仍在坚持服药中。中医在调经方面优势很大,辨证处方,坚持服药,一般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小柴胡汤
四逆散
乌头汤
桂枝龙骨牡蛎汤
麻杏石甘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红参
甘草
制川乌
黄芪
麻黄
白芍
桂枝
桔梗
杏仁
石膏
知母
附子
龙骨
牡蛎
枳实
藜芦
陈皮
生姜
大枣
川乌
半夏厚朴汤
厚朴
2024.12.29
魏勇涛
伤寒论第第十二条(七)
桂枝味甘,它能补益,这可不是我说的,《本经》谓其“补中益气。”《名医别录》曰“桂,味甘”。根据《本经》上看,一个治气冲,一个治呕逆的性能上看,二者都有下达之性,都有往下的力量,相对来说,二者升发的力量不强。
2024.12.29
张宝华
医案
桂枝人参汤是伤寒论中经典名方,适用于太阳和太阴合病引发的各种不适,本方是基于理中丸发展而来!初诊时间:2024年3月2日诊疗形式:现场诊疗基本信息:患者女60岁广东人主诉:咳嗽10余天。(以上药物剂量仅适合该患者当时情况,切不可轻率误用!
2024.12.27
李华歆
止嗽散治外感咳嗽
处方均以止嗽散加减。新冠病毒,中医视为外感邪气,其导致的咳嗽,也以外感咳嗽辨治。时值隆冬,大多数人为风寒之象,自觉咽痒欲咳,中医视为风邪,止嗽散疏风宣肺止咳,恰能方证对应。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2024.12.26
高颖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