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治疗胃脘隐痛医案
治疗上采用小建中汤合用枳术丸的思路。六、按语(一)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之证。
医辨
小建中汤
枳术丸
建中汤
伤寒论
小柴胡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脾胃论
白术
枳实
荷叶
梧桐子
白汤
枳壳
神曲
山楂
莱菔子
温胃散
莱菔
半夏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
2025.02.21
高颖
经方治疗宫颈囊肿案
张某,女,43岁。嘱患者不吃冷饮,猪肉等油腻食物。2020.4.22患者给我发微信说,药已经吃完,身体各方面都已基本回复正常,子宫没在出血,月经正常来,睡眠,饮食也恢复正常,患者担心病情在发展,又让我给寄去半个月的中药,巩固治疗,我告诉患者,喝完药去做检查
2024.10.31
高攀
再观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乃《伤寒论》中方,善治水气冲逆之证,且能健胃。故而主以吴茱萸汤温中化饮,补虚健胃。若服吴茱萸汤症不得缓反加重者,其病不在中焦,非中虚水饮所作,当在上焦耳,药不对证,故而有斯论。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化饮,止呕止痛,良方也。
2024.09.19
张宝华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温经汤
吴茱萸
当归
芍药
人参
桂枝
阿胶
生姜
丹皮
甘草
半夏
麦门冬
麦门冬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
吴茱萸汤
大枣
麦门冬汤
炙甘草汤
竹叶石膏汤
参草
麦冬
石斛
生津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
茱萸汤
芎藭
小柴胡汤
当归芍药散
2024.08.06
张宝华
多年胃寒不再难缠,这张方子用的跟别人不一样!(包头中医)
患者喝完前四副后,胃寒症状明显好转,其它症状随之减轻,效果很好。受家父医承影响,发扬包头翟氏中医。②此文章为本人原创,如发现他人盗用此医案,必追究法律责任。
2024.07.31
翟宝利
对照条文
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对于第378条:从仲景使用“吴茱萸汤”的方药组成去分析:吴茱萸、生姜二者共用驱寒力量强,而且可以止呕!两个条文内容简洁,一“实”一“虚”,需要仔细研究方可领会仲师用方妙谛!
2024.07.19
李华歆
对照条文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2024.06.30
李华歆
经方实验录之发热
某成年住院女性患者。近来发热、头重、呕等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入院治疗,经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发热待查,系统对症治疗后未得缓解而邀中医会诊。
2024.05.27
张宝华
“偏头痛多年,加重1周”—4剂中药痛止
患者:薛某某性别:女年龄:24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1日主诉:左侧偏头痛多年,加重1周。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2024.04.28
宗琪
吴茱萸汤治疗下利医案一则
初诊:患者、男,60岁间断反复腹泻2月。常以蒙脱石散治标,昨日无诱因出现发作,今日3次,医院查未见异常,有食欲,反胃,口干,手脚凉。但是患者主诉以下利为主,而且口干长期,比下利时间更长,故还是以吴茱萸汤为主。以乌梅丸继续治疗。
2024.04.16
张新东
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案
2023.07.08患者服用3付后症状明显好转,停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2023.07.10患者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好转出院。小柴胡汤条文吴茱萸汤条文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
2024.04.08
张训景
阴盛格阳证之干哕病例分享
徐某,女,68岁。经输液治疗后,助长阴寒,导致阴盛格阳证,出现咽痛、眼干涩假热症;阳气虚寒饮不化,水饮上泛,出现干哕、口泛清水,胁肋胀满,小便不利。此病例分享希望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2024.02.22
郭文龙
小柴胡汤治疗耳痛的运用
患者,女,贺某,54岁,主诉:耳乳突处反复发热伴疼痛4+月,现病史:耳乳突处疼痛,口苦,目眩,口干,渴欲饮水,时有小腹冰凉,时有耳乳突处灼热感,无流脓破溃,时有潮热感,汗出,颠顶头痛,头痛如劈,时有肢体麻木,情绪焦虑,小便可,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2024.01.15
宁加银
吴茱萸汤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里有寒饮,遂吐涎沫,寒格虚阳上冲,故其人遂法头痛,可与吴茱萸汤!《金匮要略》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专为寒逆所设!
2023.12.13
李华歆
中医在内科病房的临证应用—论“活动后胸闷不畅伴咽堵反酸”案
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11月16日查房述:心口闷减,仍有气不畅。11月21日述:身体明显舒适,未述明显不适,双臂瘢痕昨夜未在瘙痒。11月23日述:身适,未在胸闷,双臂瘢痕予以火针巩固,续方吴茱萸汤7剂出院巩固。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小便
枳实薤白桂枝汤
四逆散
桂枝茯苓丸
枳实
薤白
厚朴
茯苓
瓜蒌
肉桂
桃仁
牡丹皮
陈皮
浙贝
海螵蛸
瓦楞子
柴胡
赤芍
炙甘草
绿豆
石膏
吴茱萸汤
吴茱萸
党参
生姜
大枣
三角
茱萸汤
桂枝汤
桂枝
2023.11.27
宗琪
《云中医妇科经方精要》
温经汤为妇科调经常用方剂,出自仲景《金匮要略》。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辨证本案“月经淋漓”是寒热错杂之证,六经属厥阴病。中医临床治疗妇科病必问清经色、质、量、味,用于经方辨证,其色有淡红色、鲜红色、深红色、暗红色、黑紫色之分。由此可见,温经汤证实为厥阴病。
常子
温经汤
吴茱萸
参草
不孕症
妇康片
止血药
小便
生姜
桂枝
芍药
川芎
当归
党参
甘草
阿胶
麦冬
半夏
牡丹皮
伤寒论
阿胶
人参
人参
麦门冬
炙甘草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细辛
通草
大枣
生姜汤
2023.07.10
于云
伤寒六经辨证——阳明病
张仲景《伤寒论》将外感辨证分为六经辨证:阳明病概念:《伤寒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
白虎汤
白虎
白虎加人参汤
桂枝汤
人参汤
人参
人参
伤寒贯珠集
大黄甘草汤
茱萸汤
半夏泻心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猪苓散
小便
四逆汤
小半夏汤
小柴胡汤
大半夏汤
茯苓泽泻汤
文蛤汤
半夏干姜散
生姜半夏汤
橘皮竹茹汤
桂枝
调胃承气汤
承气汤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柴胡
2023.06.25
张训景
经方解说之半夏干姜散
我们先说半夏干姜散!加之中焦阳虚,痰饮不化,所以患者就能吐出一些涎沫,这个时候你想到了的仲景的名方——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上二味,各等分,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2023.06.07
李华歆
经前双乳及腋窝疼痛3年。
主诉:月经前半月胸口疼3年。主要症状:患者自诉经前15天左右开始胸口疼,连及双侧腋窝,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月经来后疼痛减轻,第2天消失,月经量少,有血块,痛经明显,量少,3天干净,余无明显不适。
小柴胡汤
三仁汤
柴胡
黄芩
姜半夏
炮姜
杏仁
豆蔻
薏苡仁
厚朴
通草
滑石
当归
桃仁
路路通
柴胡汤
小柴胡
当归芍药散
吴茱萸汤
甘草
赤芍
川芎
吴茱萸
枳壳
漏芦
昆布
三棱
茱萸汤
芍药
2023.05.05
李高勤
经方 耳石症案
思某,女,四十岁,患头晕症年余,经西医诊断为耳石症,平素焦虑,时发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多次求诊于中西医,先后予天麻钩藤、镇肝息风之属,倍他司汀、耳石复位之类,均未取效。故投吴茱萸汤加味,一剂症减,两剂而愈。
2023.04.14
周荣胜
经方治疗耳石症验案一则
至于甲磺酸之类,乃西天仙人之学,不予置评。故投吴茱萸汤加味,一剂症减,两剂而愈。有条文:243“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09“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023.04.05
周荣胜
云医案:颈椎病经方论治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
七叶
葛根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九味羌活汤
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大枣
黄芪
法半夏
细辛
羌活
防风
苍术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干姜
空疏
医辨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附子汤
当归四逆汤
柴胡桂枝汤
苓桂术甘汤
茱萸汤
2023.03.24
于云
【HIV病例2】艾滋病中医从何治起
第2案口干案某女性,50岁左右,HIV未规律抗病毒治疗,入院主诉口干、上腭痛、乏力、纳差,查见口腔黏膜白斑,未见口腔溃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毒药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桔梗甘草汤
升麻
解毒
白术
六神曲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大枣
炙甘草
吴茱萸
干姜
生姜
甘草
桔梗
通草
生姜汤
伤寒论
四逆汤
吴茱萸汤
人参
人参
茱萸汤
2022.11.10
于长振
9剂3诊治愈患者2月的下肢放射痛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9岁初诊日期:2022年9月25日主诉:左下肢放射性疼痛2月余。现病史:患者述近2月来左下肢疼痛不适,不耐久行久蹲,厉害时从足跟放射至左髋部,在家自行贴敷膏药效果不佳,遂由闺女带来求诊中医治疗。
膏药
小便
柴胡
干姜汤
肉桂
干姜
黄芩
牡蛎
天花粉
炙甘草
川芎
元胡
威灵仙
桑寄生
绿豆
石膏
柴胡桂枝汤
吴茱萸汤
姜半夏
党参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附子
吴茱萸
桃仁
大黄
当归
桂枝汤
2022.10.13
宗琪
头痛论治(四)
今突然头痛欲裂,频繁发作已数日之久。厥阴头痛治验|郑润身|厥阴头痛是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病变。近月来病情加剧,头痛连脑,头晕,目眩,食不下咽,不能起床。确诊为噘阴头痛,治以暖肝温胃,降逆止呕。证实为厥阴头痛,吴茱萸汤是必投之药。
2022.04.18
宗营
甘草泻心汤治口疮一顿愈
诊断:口腔溃疡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减3剂方组:姜半夏60g生甘草60g黄连15g生黄芩45g党参45g大枣12个吴茱萸20g禁忌:忌寒凉,生冷,水果,刺激性、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2022.03.24
宗琪
临诊碎玉—经方治疗头晕性抑郁症
经过诊断分析后,拟以苓桂术甘汤和吴茱萸汤治疗。治疗一周后头部症状减轻,吐痰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改善。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2022.02.28
秦立志
小门诊经方日记--吴茱萸汤治疗腹胀呕吐医案一则
诊断:太阴病处方:吴茱萸汤7贴1.18患者诉腹胀好很多,呕吐好转,不会呕了,也没有满到有喉咙感觉,以前只能吃半碗,现在能吃1碗饭,还有一点点腹胀,口苦减轻,还有一点。
2022.01.25
郑燕燕
经期恶心呕吐案,3剂效
王某,女,中年,医务工作者。月经第二天,月经量少,3天结束。反馈:服药3剂后,头疼明显减轻。如果误认为小柴胡汤,疗效基本没有,或者反而适得其反。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法半夏
炮姜
甘草
大枣
北沙参
吴茱萸
生姜
厚朴
当归
川芎
吴茱萸汤
伤寒论
茱萸汤
温胃散
人参
人参
小柴胡汤
柴胡汤
小柴胡
桂枝麻黄汤
小便
小建中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2022.01.18
李高勤
六经辨证与高血压
笔者应用伤寒六经辨证立法诊治,收到良好效果。高血压患者多见头痛之症。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汤治疗高血压头痛同时为众多国内外学者所重视。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多由忧虑、恐惧、持续紧张等精神因素导致大脑皮层机能紊乱,使全身小动脉痉挛而致血压升高。
伤寒论
桂枝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汤
葛根
白芍
代赭
龙骨
牡蛎
牡蛎汤
复脉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汤
小便
五苓散
猪苓汤
桃核承气汤
桂枝茯苓丸
当归芍药散
血通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泽泻汤
防己茯苓汤
白虎
白虎汤
泻心汤
大黄
黄芩
黄连
2021.12.02
杏林小书童
经方加减攻克哮喘兼抑郁
诊断:厥阴寒湿证处方:吴茱萸汤方组:吴茱萸45克党参45克生姜90克大枣12个剂量:3剂二诊10月11日:自述心里舒服了,流涕喷嚏少了,纳欲食,睡眠改善,仍有痰,头晕尤其辰时明显,提重物就憋。诸症好转,效不更方,予吴茱萸汤10剂,继续调理中。
2021.11.19
宗琪
详细问诊斟酌处方,治验一则
详细问诊斟酌处方,治验一则笔者于2021年年初接诊一患者,经过多次治疗,身体情况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初诊时候,由母亲陪同,主诉头晕头痛2年,加重一周。颈部不适,腰部不适。这个时候,我才比较胸有成竹,开了吴茱萸汤。后续又续方吴茱萸汤,大概用了半个月。
2021.09.20
申弘道
网诊乳癖、月经不调、痛经、痹症案
中医师:张宝华初诊:2021-01-21王某某,女,36岁平素时乳胀痛,经前及心情不佳时加重。既往有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现时疼痛,怕冷畏寒,遇寒凉加重。
2021.09.14
张宝华
阳虚症状100条全整理 新站人民医院 潘洪波
症状与上条类似。脂肪瘤、乳头瘤多发21、经常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发作时无明显高烧症24、经常出现面瘫、落枕等。或全身自汗,或头面部自汗,或手脚自汗,汗后发凉85、皮肤潮湿,瘙痒,易患湿疹汗斑疣瘤等各种皮肤病86、盗汗。但全身推拿后症状缓解100、一身上下皆
2021.09.02
潘洪波
厥阴寒呕案,1剂效
若从脏腑辩证看,患者有典型的吴茱萸汤证,即厥阴寒呕证,故予吴茱萸。吴茱萸暖肝散寒,对于厥阴虚寒患者月经期,正好对应,人参、大枣补益脾胃,是为化源不竭。
2021.07.28
李高勤
加味吴茱萸汤治疗顽固性胃食管返流病医案实录
谢某、女、56岁,经常出现半夜咳嗽,干呕,或呕吐泡沫状粘液,或呕吐酸味粘液,严重时白天平卧也会出现上述症状,时有头眩、头晕,经医院检查报告为“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证属中虚气逆,拟吴茱萸汤合香砂六君加减。
2021.07.22
陈锦辉
浅谈中药之量
患者服药后,腹胀满迅速消失。方药虽对证,但药用剂量不相称,所以无效。治疗急性病用量宜重,治疗慢性病用量宜轻。有毒的药品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大药量。
伤寒论
大枣
杏仁
桃仁
六一散
滑石
甘草
医方集解
阳和汤
熟地
肉桂
麻黄
鹿角胶
白芥子
姜炭
女科
完带汤
白术
山药
人参
白芍
车前子
苍术
陈皮
柴胡
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黄芪
赤芍
地龙
2021.06.21
李鹏
小议第243条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患者饮食不消停于内,治法上应该对因治疗,把“食”设法弄出去!
2021.06.06
李华歆
奇方治疗头冷刺痛半月案 – 经方派
巜金匮要略》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自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诊断:头痛吴茱萸汤合红蓝花酒汤证处方:吴茱萸10g党参10g生姜20g大枣20g红花40g白酒20ml。
2021.05.27
杏林小书童
仲师“对照条文”举隅(八)
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上二味,各等分,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对于第378条:从仲景使用“吴茱萸汤”的方药组成去分析:吴茱萸、生姜二者共用驱寒力量强,而且可以止呕!
2021.05.11
李华歆
奇方治疗头冷刺痛半月案 – 经方派
巜金匮要略》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自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诊断:头痛吴茱萸汤合红蓝花酒汤证处方:吴茱萸10g党参10g生姜20g大枣20g红花40g白酒20ml。
2021.05.11
杏林小书童
仲师“对照条文”举隅(四)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2021.05.02
李华歆
相当实用的:伤寒论经方歌诀!(可背可查)
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桂枝汤
桂枝
生姜
大枣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
桂枝加附子汤
附子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小便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厚朴
杏仁
新加汤
桂枝甘草汤
甘草
小建中汤
饴糖
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蜀漆
桂枝加桂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汤
2021.04.13
杏林小书童
李可医案中风七则
中风七则一、中风闭症(脑溢血)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致时时头晕肢麻。长期服用降压剂及清脑泻火中成药。医者只见局部,忽视整体,见病治病,过用风药,致气阴两伤,已成坏病。
三棱
赭石
怀牛膝
生石决
牡蛎
杭芍
元参
半夏
黄芩
天麻
大黄
天竺黄
胆南星
菖蒲
郁金
甘草
车前子
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
麝香
竹沥
酒军
三七
琥珀
西洋参
藏红花
牛黄
水蛭
全虫
蜈蚣
2021.03.25
杏林小书童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