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节 | 葛根汤治疗肩背疼痛医案
张某某,女,49岁,2025年3月11日就诊主诉:颈肩背疼痛不适3天。现病史:患者3天前因受寒出现颈肩背拘紧疼痛不适,疼痛严重,伴晨起喷嚏,无汗。自服“葛根汤颗粒”2袋,症状有所好转。本医案中葛根用量为100g。此外,痹病之治疗,还应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变化
2025.03.17
张训景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六)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五)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有一样他没好,脚还是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那就不能再吃甘草干姜汤了,得变方了,更换芍药甘草汤。那么此时再给芍药甘草汤,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2025.02.25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四)
胃虚,胃里还停水,发汗激动这个水,反倒作吐逆。吃了桂枝汤,马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先生说“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刻下病人根本上就有热了,作甘草干姜汤“以复其热”?
2025.02.25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感冒医案一则
在本案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中痰涎的症状,正是痰湿内阻、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和胃降逆、化痰祛湿。该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组成。
2025.02.24
高颖
清胃热,化血浊,治疗肥胖症思路
患者男性,40岁,因肥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前来就诊。血浊是指血液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失去其清纯状态,变得秽浊,导致血液运行和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荷叶升清降浊,能助脾胃运化,清化湿浊,减少体内浊邪的生成,有助于改善血浊状态。
2025.02.17
高颖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H1N1)
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甲型流感:发热恶寒,伴头痛、咳嗽3天。用药与疗程一诊:予大青龙汤2剂,每日1剂,分2次温服。愈后治疗第3日体温复常,第6日咳嗽、咽痛悉平,第9日体力恢复,随访1周无复发。
2025.02.08
冯彭盛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六)
传统来看,甘药对脾胃都是有益处的。甘草配粳米益胃,还能抑制苦寒害胃的能知母、石膏的不良反应,对胃有顾护的作用。人参健胃,配合甘草、粳米,胃气才能够复健有望。吃白虎汤就可以了,病人不渴,说明津液损伤不那么严重,加人参也不对证,还价格贵,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2025.02.07
张宝华
止嗽散加味治疗咽痒咳嗽医案
主诉咳嗽持续一周。止嗽散中,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荆芥疏风解表;紫菀、百部温润止咳;白前降气化痰止咳;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且止咳。在本案中,于止嗽散基础上进行了加减。
2025.02.07
高颖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四)
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里都这样,凡是加人参的都是渴,像“欲饮水数升”,“渴欲饮水”,“大烦渴”等等,仲景先生都加人参,由此可见人参有健胃生津的作用,咱们就说补气。定时发寒热为桂枝汤证。
2025.02.03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三)
对于热津液伤时,后世有些医家就不像仲景这么治了,后世认为这个情况时都得滋阴。《神农本草经》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025.02.02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二十六条(二)
“大烦渴不解”,可不是表不解,这可别误会了。“大烦渴不解”,病人不但烦躁的厉害,渴得也厉害。脉洪大是里热的情形,基于此,二十五条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中的“脉洪大”是错的,从这儿也看出来了,那个应该是脉浮。
2025.02.02
张宝华
六味地黄丸应为滋阴利水剂
六味地黄丸应为滋阴利水剂焦一鸣王放李利六味地黄丸世人都谓其为滋阴利水之方,而忽视了其利水渗湿之功。因此猪苓汤用于水湿较重,阴虚较轻之证;六味地黄丸用于阴虚较明显,水湿较轻之证。
2025.01.14
焦一鸣
夜间燥热医案一则
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欠佳,且有心血管并发症,心梗,装入支架。一周后随访,夜间脚热消失,舌尖皲裂出血疼痛消失。按语患者夜间心慌燥热难眠,符合栀子豉汤证。
2025.01.09
高颖
肺部肿瘤的中医辩证思路探讨
中医治疗肺部肿瘤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例如,有一位患者,确诊为肺部肿瘤,属于肺热痰瘀型。曾有一位脾虚痰湿型的肺部肿瘤患者,经过中医师的辨证施治,采用四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
2025.01.09
高帆
《伤寒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经方解析
四大神兽汤剂在《伤寒论》中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
伤寒论
石膏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大青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大枣
生姜
味药
小青龙
芍药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半夏
白虎汤
生津
知母
粳米
黄连阿胶汤
黄连
黄芩
阿胶
鸡子黄
真武汤
茯苓
附子
2025.01.09
高帆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辨证用药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诊断为痔疮,湿热下注证。六、结论中医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凉血地黄汤
生地黄
当归
地榆
槐角
黄连
天花粉
升麻
赤芍
枳壳
黄芩
荆芥
脏连丸
防风
猪大肠
止痛如神汤
秦艽
桃仁
皂角子
苍术
黄柏
泽泻
槟榔
熟大黄
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
人参
白术
炙甘草
陈皮
2025.01.09
崔国宁
眼科金镜中中医治疗近视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总结
诊断为近视,证属肝郁气滞。
杞菊地黄丸
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归脾汤加减
党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
八珍汤
甘草
川芎
白芍
逍遥散
柴胡
薄荷
菊花
2025.01.09
崔国宁
失眠治疗案例
患者自诉2年前起出现失眠,于院外治疗未见改善。辨证调整1.太阳表虚:头颈部汗出减少,营卫失调状况改善,但仍未完全恢复。用药调整:桂枝减为12g,因表虚症状减轻,减少解肌之力。苦杏仁6g,降气润肠维持。另加党参15g,增强补脾益气之力,促进脾阳恢复。
2025.01.07
王井清
中医治疗小儿口疮的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中医凭借丰富的理论体系与长期临床实践,在小儿口疮治疗上积累了宝贵用药经验,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出发,标本兼治,为患儿减轻痛苦,现对其临床用药经验予以深入剖析。青黛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外用治疗小儿口疮极为常用。
诸病源候论
石膏
知母
白虎汤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小便
淡豆豉
栀子豉汤
生地
知柏地黄丸
玄参
解毒散
麦冬
桔梗
解毒
生津
沙参麦冬汤
木香
香连丸
金银花
连翘
银翘散
青黛
冰片
薄荷
柴胡
神曲
2025.01.05
崔国宁
伤寒论第十四条(二)
《名医别录》言它“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现在大家的共识是,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
2025.01.04
张宝华
老人咳嗽怕冷40天案。
殷大姨,78岁,体重130斤。主诉:感冒40天左右。可能是既往脾虚有痰湿,正气不足,容易诱发感冒,也可能是,感冒,导致全身津液聚表,加重脾虚。治疗需要养津,清热。患者有咳嗽,可以考虑酸寒,生津敛肺止咳。咳嗽完全减轻,睡觉转好,能睡到天亮。
2025.01.03
李高勤
顽固性口腔溃疡中附子治疗的巧妙应用
附子,这味在中医界有着悠久历史的温阳要药,近年来在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中崭露头角。其独特的药性使其在治疗因寒湿困脾或肾阳虚衰引起的口腔溃疡方面尤为适用。附子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外用、内服及合理配伍,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2025.01.03
高帆
中医治疗产后便秘用药经验
中医在治疗产后便秘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整体辨证、个体化用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产妇的不适症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更符合产后身体调养的需求。
2025.01.01
崔国宁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方案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医“时行感冒”或“温病”范畴。中医治疗流感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以下是具体的治疗及预防方案。常见于流感导致的呼吸衰竭。
金银花
薄荷
甘草
太子参
藿香
茯苓
扁豆花
虎杖
防风
陈皮
牛奶
鸡蛋
白芷
苍术
紫苏叶
石菖蒲
山柰
白豆蔻
荆芥
鱼腥草
郁金
冰片
丁香
大青叶
佩兰
艾叶
荆防败毒散加减
流黄
白微
银翘散
2025.01.01
高帆
中医治疗咳嗽临床用药经验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麻黄为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药,可配伍杏仁、甘草等,如三拗汤。
2025.01.01
崔国宁
中医五运六气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
五运六气与临床辨证论治辨证施治五运六气理论强调“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为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2025.01.01
高帆
中医治疗月经后期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六、结论中医治疗月经后期有着丰富的用药经验,通过辨证分型,准确把握病因病机,合理选用相应药物进行配伍,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2024.12.23
崔国宁
中医治疗腹胀用药经验总结
中医在治疗胃胀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多种药物进行调理。中医理论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对胃胀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较为明确的用药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和总结。
2024.12.22
崔国宁
经方治感冒,一剂知,两剂已。
条文学习:《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2024.12.08
宗琪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嗽喘1例
肺中热盛,气逆伤津,所以有汗而身热不解,咳喘气急,脉滑而数,此时急当清泄肺热,宣肺平喘,故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二诊时患者无发热,反咳嗽,咳痰,改用止嗽散加鱼腥草,浙贝母,瓜蒌以宣肺止嗽,清热化痰以善后。
2024.12.06
陈积武
中医治疗直肠癌便秘的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中医治疗直肠癌便秘用药经验总结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总结分析中医治疗直肠癌便秘的用药经验。但目前仍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深入挖掘和验证中医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在治疗直肠癌便秘方面的优势,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2024.12.04
崔国宁
生脉散的临床用药经验分享
生脉散在其中可起到益气养阴、敛汗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慌、多汗等不适,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配合夏枯草、浙贝母等治疗甲亢的药物,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12.03
崔国宁
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本文旨在对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包括辨证分型用药、常用中药功效特点、特色方剂应用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补肺汤
人参
黄芪
熟地黄
五味子
紫菀
桑白皮
白术
防风
玉屏风散
款冬花
百部
沙参麦冬汤
南沙参
北沙参
麦冬
玉竹
生津
桑叶
天花粉
杏仁
川贝母
地骨皮
知母
白及
仙鹤草
清金化痰汤
黄芩
山栀
瓜蒌
2024.12.03
崔国宁
中医治疗顽固性呕吐用药经验
本文旨在总结中医治疗顽固性呕吐的用药经验,包括病因病机分析、辨证分型及用药特点、常用药物及方剂、典型医案分析等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中医认为,顽固性呕吐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和经络,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合理选用药物和方剂。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山药
大枣
半夏
陈皮
生姜
竹茹
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柴胡
枳壳
白芍
青皮
香附
郁金
旋覆花
代赭石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
苍术
厚朴
藿香
佩兰
二陈汤
平胃散
沙参
2024.12.02
崔国宁
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六、结论中医治疗皮下脂肪瘤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半夏
陈皮
茯苓
胆南星
白芥子
浙贝母
胆南星
白芥子
二陈汤
牡蛎
夏枯草
海藻
昆布
柴胡
青皮
香附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血通
柴胡疏肝散
失笑散
三棱
莪术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枸杞子
2024.12.02
崔国宁
中医治疗胃癌用药经验总结分析
中医治疗胃癌在辨证论治、对症用药、抗癌中药应用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用药经验,通过合理的用药方案,既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癌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2024.11.30
崔国宁
葛根汤加减治愈“胃肠感冒5天”案
诊断:胃肠感冒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4剂方组:葛根60g麻黄10g桂枝15g白芍15g干姜15g大枣4个炙甘草10g茯苓20g生白术15g党参10g木香15g白蔻仁15g砂仁15g丹参15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
2024.11.08
宗琪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