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病例分享

2022.07.05 964阅读 评论数 2 14
李某,男,66岁。
 初诊:
 素有痛风病史,时有大足趾红肿作痛,平素易乏力,大便溏薄,记忆力减退,发脱,汗易出。化验尿酸、血脂偏高。苔白,舌偏红,脉细弦。证属脾气虚弱,湿热内蕴,今拟健脾益气、清热化浊之剂调治。
 生黄芪300g 炒白术150g 汉防己100g 云茯苓300g
 防风90g 广陈皮90g 绞股蓝300g 生薏仁300g
 粉萆薢200g 土茯苓300g 黄柏150g 川牛膝100g
 泽泻150g 生焦山楂各150g 石菖蒲100g 炙远志100g
 煨葛根200g 赤芍150g 煅龙骨200g 绵茵陈150g
 煅牡蛎300g 糯稻根200g 怀山药200g 生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西洋参50g(另煎取汁),白蜜200g,麦芽糖3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二诊:
泽泻150g 生焦山楂各150g 石菖蒲100g 炙远志100g
 煨葛根200g 赤芍150g 煅龙骨200g 猪苓100g
 煅牡蛎300g 糯稻根200g 怀山药300g 生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朝白参30g(另煎取汁),西洋参90g(另煎取汁),龟板胶60g(黄酒烊化),白蜜200g,麦芽糖2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三诊:
 平素易乏力,头晕,大便溏薄,神差,气短,眼花,尿频,发脱,记忆力减退。苔薄,舌略暗,脉细弦。体检提示:尿酸及甘油三酯偏高。今拟益气健脾化浊之剂调治。
 潞党参200g 炒白术200g 云茯苓300g 猪苓150g
 炒薏仁300g 怀山药300g 制黄精200g 广陈皮100g香60g 绞股蓝150g
 粉萆薢200g 土茯苓150g 川牛膝100g 炙远志100g
 生黄芪200g 石菖蒲120g 金樱子300g 绵茵陈300g
 广郁金150g 芡实300g 煨葛根300g 清甘草50g
 煅龙牡各30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朝白参30g(另煎取汁),西洋参50g(另煎取汁),麦芽糖200g,木糖醇2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四诊:2011-1-1
 平时人感乏力,大便常溏软,一日两次,腰酸眼花,易乏力,记忆力减退,体检发现脂肪肝,ST段变化,甘油三酯高,尿酸已正常,感冒也减少,苔中白,质淡红,脉弦。再拟益气补脾、理血健脾之剂调治。
 潞党参300g 苍白术各200g 云茯苓300g 猪苓100g
 服膏方后,自觉上症有好转,痛风发作减少,仍偶感乏力,汗出仍有,便有时偏溏,尿酸仍高。苔薄白,质淡红,脉细弦。再以原法调治。
 生黄芪300g 炒白术150g 汉防己100g 云茯苓300g
 防风90g 广陈皮90g 绞股蓝300g 生薏仁300g
 粉萆薢200g 土茯苓300g 黄柏150g 川牛膝100g生薏仁300g 怀山药300g 芡实300g 广陈皮100g
 绞股蓝300g 生黄芪300g 莲子肉150g 制半夏100g
 炙远志100g 石菖蒲150g 紫丹参300g 大川芎150g
 红景天150g 生山楂150g 焦山楂300g 煨葛根300g
 广木香90g 生蒲黄100g 三七粉30g 女贞子150g
 枸杞子200g 杜仲150g 桑寄生150g 清甘草50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纳朝白参90g(另煎取汁),灵芝孢子粉20g,麦芽糖200g,木糖醇200g,溶化收膏,每晨起、卧前各1匙。
 按语:以血尿酸升高为主要生化指征的痛风属现代医学代谢性疾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的历节病,又名白虎风。《圣济总录·卷十》云:"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痛甚则使人短气汗出,肢节不可屈伸。"历节风,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此"历节风"与现代医学痛风有相似之处。中医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为湿浊瘀滞内阻。洪老分析认为,寒痰湿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对于痛风的治疗,洪老根据发作期和稳定期分别制定不同的治法,发作期常用防己黄芪汤合四妙散为基础方治疗。防己黄芪汤解表除湿、益气固表,四妙散走下焦,清热利湿,两方相合,内外湿皆可除。以粉萆薢配土茯苓、泽泻配茵陈加强泄热除湿祛邪之力,多于痛风发作期应用。患者三诊后尿酸已复常,足痛症状已减,痛风进入稳定期。洪老则以六君子汤健脾益气,以女贞子配枸杞子、杜仲配桑寄生益肾助气化,缓图以治其本。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及方法 谢江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气的规则。膏方服用的最好时间段是每年的立冬至来年的立春,历时3个月左右。但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并非人人适合,急性病和有感染的患者、慢性疾病的不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危重病人不宜服用膏方。因此,选用膏方最合理的做法还是应该一人一方。

  • 总结 谢江强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苔厚腻,脉沉弦或滑。舌淡,苔白或白腻,脉虚。舌红少津,脉细数。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龟甲胶200g,蜂蜜100g,阿胶10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服法: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15g,以温开水送服。

  • 总结 谢江强

    全球约有3亿哮喘病人,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病人。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可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可于缓解后再次发作。服法:早饭后半小时服用15g,晚饭后半小时服用10g,以温开水送服。

  • 总结 谢江强

    痰热壅肺型主症:咳嗽、咳痰,痰质黏或黄,伴喘息、胸痛,咳时加重,或伴面红、口干、小便黄、大便干或秘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龟甲胶100g,蜂蜜200g收膏,冷藏备用。服法:早饭后半小时服用10g,晚饭后半小时服用1

  • 应用 谢江强

    或伴有早搏、房颤,或伴易汗出,口干,或见便秘。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入鳖甲胶100g,阿胶100g,炼蜜30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此类患者多见形体肥胖,喜好油腻饮食,多伴见血脂异常。服法:早饭后半小时服用10g,晚饭后半小时服用1

  • 泻泄 谢江强

    慢性泄泻案二廖某,男,30岁,2006年12月20日就诊。泄泻反复发作五六年,饮食不慎或工作压力增大时容易发作,倦怠乏力,胸闷,颈项扳紧;苔薄舌胖,舌质偏红,脉沉弦。情绪紧张时容易腹痛、泄泻,胸闷,恶心,手汗多,苔薄腻,舌胖,脉弦。

  • 应用 谢江强

    慢性泄泻案王某,男,42岁,2006年10月25日就诊。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分析,仍属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兼有肝失疏泄,乘脾犯胃,应以健脾助运、疏肝和胃为治。

  • 应用 谢江强

    .慢性胃炎案潘某,男,73岁,2006年11月15日初诊。中脘不适,泛酸,血脂、血压升高,有脑梗病史;苔薄黄腻,有裂纹,舌质黯,脉弦滑。前投膏滋,中脘较舒,泛酸减少,血压、血脂均高,苔薄黄腻,舌质紫黯,脉沉弦。证属脾肾两虚,肝木乘土,气滞血瘀。

  • 应用 谢江强

    俞某,女,30岁。自诉去年服用膏方1个月后,今年哮喘未发作,感冒次数也明显减少,且1~2天即可自行缓解,晨起时有鼻塞、流清涕,咳嗽已除,动则易气急、夜尿频多情况仍存,脉苔同前。

  • 应用 谢江强

    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不宜同时服用中药藜芦、莱菔子或其制剂,服药期间忌吃萝卜。高血压患者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溏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