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肝郁脾虚设置的一个方子

2021.08.05 574阅读 评论数 0 3

小编导读


五脏六腑之间密切联系,常可相互影响而为病,肝郁脾虚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类型,可导致多种病证,如胃痛、胁痛、呕吐等。这个为肝郁脾虚而设的方子,临床用来效甚佳,它是谁呢?快来看看下文吧。


安胃煎



组成:太子参30g,柴胡18g,白芍18g,枳壳12g,白术18g,苍术10g,茯苓18g,陈皮12g,厚朴12g,甘草6g。

功效:健脾疏肝平胃。

主治:肝郁脾虚型胃痛、胁痛、痞满及呕吐、反酸等。胸胁、胃脘、胁肋部胀满疼痛或者窜痛,情志抑郁,善太息,嗳气呃逆,吞酸嘈杂,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腹痛欲泻,舌苔白或薄黄,脉弦。

方义分析:方中太子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苍术燥湿醒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养心,三药合用,以助太子参健脾助运之功,使运化有权;柴胡清轻升散解郁而透达阳气、疏理土中滞气,白芍平肝阳、柔肝体,与柴胡合用疏肝理脾而和胃;枳壳行气而宽中,陈皮理气而健脾,厚朴燥湿下气而除满,与柴胡合用升降调气,使气机通畅,郁滞得散;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研究证实,加味四逆全方立足中焦,调和肝脾,使升降有权,气机通畅,奏疏肝健脾平胃之效。

加减:大便干结,加火麻仁30g,芦根18g,天花粉18g;口苦口黏明显,加藿香10g,黄连3g;胃脘部胀满不舒明显,加木香6g,砂仁5g;反酸打嗝明显,加乌贼骨30g,紫苏梗12g。

方歌:安胃煎将肝胃疗,四逆异功平胃调。疏肝健脾兼平胃,肝胃诸疾此方挑。

典型案例

杨某,女,38岁,农民。2014年11月16日初诊。

2011年春节因饮食不当出现上腹部饱胀,不欲进食,给予奥美拉唑胶囊、胃康灵胶囊口服后症状缓解,此后上腹部饱胀反复出现,病初胀痛与进食有关,其后胀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多次至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给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辅以情志疗法,症状均无明显缓解。现上腹部胀痛,疼痛与进食无关,生气后症状尤为明显,兼右胁部时有刺痛,时有胸闷,乏力,口苦,夜寐差,纳食差,舌质淡,苔白腻而厚,脉弦。平素性格急躁,常因小事发火生气。

辨证:肝郁脾弱,木郁土壅。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平胃。

主方:安胃煎加减。柴胡18g,白芍18g,太子参30g,白术18g,苍术10g,茯苓18g,陈皮12g,枳壳12g,厚朴12g,延胡索15g,川楝子12g,佛手15g,紫苏梗12g,甘草6g。6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

2014年11月23日二诊:诉胸闷基本消失,上腹部胀痛较前缓解,右胁部仍时有刺痛,兼口苦,夜间休息较前改善,纳食改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继用上方加减。

处方:柴胡18g,白芍18g,太子参30g,白术18g,苍术10g,茯苓18g,陈皮12g,枳壳12g,厚朴12g,香附10g,川楝子12g,佛手15g,甘草6g。6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嘱舒畅情志。

2014年11月30日三诊:3天前因受凉出现胸闷、恶风,上腹胀满较前明显好转,无口苦,纳食可,夜间休息一般,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数。加解表行气之品。

处方:香附10g,紫苏叶12g,陈皮12g,柴胡18g,白芍18g,太子参30g,白术18g,茯苓18g,枳壳12g,川楝子12g,佛手15g,甘草6g。4剂,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

2014年12月5日四诊:上腹胀满明显缓解,无胸闷胁痛,无口苦,纳食可,夜间休息一般,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处方:乌贼骨200g,浙贝母200g,党参200g,白术80g,茯苓80g,木香40g,砂仁30g,延胡索50g,柴胡80g,白芍80g,枳壳60g,黄连40g,山楂100g,麦芽100g,佛手40g,甘草20g。为水丸,每日服用3次,每次8g,饭后服用。

6个月后电话随访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精。 陈鹏

    精少则病精尽则亡

  • 银翘散的“辛” 赵龙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用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的风热犯卫证。银翘散,为辛凉平剂之代表方。此方市面上有成药,银翘解毒颗粒。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杨桢教授说过,辛解表,辛退热。在退烧处方中,用好辛味,事半功倍。再看银翘散,辛凉药物为主。煮加服银翘解毒颗粒一袋。

  •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医案 张新东

    自去年新冠后气短1年,出气困难,咳嗽,咳严重咽紧,有轻微痰鸣声,晨起严重,浓白痰,咽干,后背怕冷,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纳差,食凉会不适,舌淡苔薄,脉沉紧。

  •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怎么说? 谢江强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指老年期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的智能缺损,并且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性疾病,也有开始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者,称为早老性痴呆。“虚”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该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

  • 鼻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一)膏方对慢性鼻炎的主要作用中医学将本病归属“鼻渊”“脑漏”等范畴。膏方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虚证,通过增强肺脾之气,提高免疫力。

  • 旋覆代赭汤2 李华歆

    这个方子跟“小柴胡汤”非常像(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单说药物组成,“旋覆代赭汤”可以看作是把“小柴胡汤”中“柴胡”和“黄芩”换成了“旋覆花”和“代赭石”,余下的五种药物一模一样,而在

  • 何谓“开路方”? 谢江强

    服用膏方是否要先服“开路方”“开路方”一般以医生根据辨证论治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所以,这类人在服膏方前,需要由医生开立“开路方”,以健脾助运、理气化湿,改善脾胃功能,帮助膏方吸收。这也就是用“开路方”先行探路的意思。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