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流传千年的医圣方,不仅治咽炎还能减肥
有一些人,经常会觉得自己咽喉异物感,总觉得有东西堵在喉咙里,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熬夜了,或者过度劳累的时候,这种堵塞感会加重。到医院检查吧,又没啥问题,真是干着急没办法。
实际上,这种症状,早在1800年前的东汉,就有患的。我们伟大的医圣张仲景就是治疗这方面的高手。仁慈细心的老人家不仅把症状刻在了竹简上,还给出了治疗的方药、服药的方法,从而流传至今,真是惠及后人,泽被后世啊。

翻出医圣仲景老先生的《金匮要略》,在“妇人杂病”篇就可以找到这个方子。仲景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让我们展开想象力,穿越到东汉去,看到一位身形有些肥胖的老太太,来到仲景大夫的医馆,当然也可能是长沙太守张仲景的大堂上,说自己近来很苦恼,因为咽喉里好像有一块烤肉一样,粘在了上面,吐又吐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真是讨厌啊。亲爱的大夫啊,赶紧给我调一调吧。
仲景一番望闻问切,已然胸有成竹。拿起竹简,开始写起了药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过了两天,老太太又来了,眉飞色舞,高兴的不得了,还给仲景大夫带来了鸡蛋表示感谢。原来是喝了仲景大夫开的药,烤肉块不见了,咽喉敞亮了,心情也美美哒了。说起话来变成了整个一高音炮。

一旁的小书童问仲景,师父,如此神奇吗?愿闻其详!仲景老爷子摸摸胡子,娓娓道来:看这老太太,体型有点胖乎乎,平时应该爱吃点肥肉,又看舌头也胖大,两边有齿痕,苔也是个白厚腻,属于痰湿体质哦。仔细看看舌边尖红,猜是心里窝着火,果然是与儿媳吵架了。平时就有痰,加上生闷气,遇上更年期,痰气相交,结到咽喉,这就是咱们说的“梅核气”。这老太太还真会做比喻,咽喉里有了烤肉块,看来平时爱吃肉,而且是大肥肉,所以才会生湿气,看看身样儿便可知。
书童又问,那如何治疗呢?
仲景说:半夏给她化化痰;厚朴给她下下气,宽宽胸;茯苓给她运运脾,化化湿;生姜辛辣散痰结;再加点苏叶放进去,芳香解郁,心情也就美美哒了。
书童听后说,师父真棒,我也要多多向您学习啊。
书童又问,师父,这个方子能祛湿气,看来可以减肥啊。
仲景说,可以啊,不过半夏是有毒的,还是要慎用,得有医生专门指导才阔以哦。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加减治“胃胀伴打嗝2月余”案 宗琪
患者:任某某性别:男年龄:30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5日主诉:胃胀伴打嗝2月余。 -
极度恐慌不敢出门,中医取效 吴舟峰
按语:根据患者极度害怕出门,易紧张,会出现心跳加速,神经紧绷,动作变得僵硬,透不过气,对各种事情失去兴趣等症状,属于中医“郁证”、“惊悸”等范畴,《伤寒论》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伤寒论 李华歆
2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3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作逆)。第85条中仲景告诉我们平素有疮疡肿毒之人,本身在气血运行上可能就有郁滞,如果使用发汗法过度损伤津液,津液亏虚势必会导致气血更加虚弱,最后导致血不柔筋,筋脉紧张以至于发生痉病! -
伤寒论第82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1SPRING2024第82条中患者同样是先有“太阳病”,此时细心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整部《伤寒论》一共有398条条文,而偏偏归纳于“太阳病”的条文竟然有178条之 -
医案 李华歆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特殊的医案,因为内容可能过于劲爆,涉及到道德、伦理等等……延医疗治,经年不廖。吕不忍,复请名医程某治之。 -
低血压 谢江强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脾肾阳虚型低血压。胡献国黄成汉如何辨证足浴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中医杂志2006年10期还可以配合足部按摩。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不容易解决,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于军
女,71岁,4月12日首诊的主诉是:“右侧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疼痛6周”。患者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效果不好,因既往就有焦虑、失眠,得带状疱疹后就更严重了。三诊时患者说疼痛范围小点了,颞侧不太疼了。所以,在治疗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时,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
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中服用量的关系。 张新东
初诊,女,29岁。虽然患者诉阿胶上火,但方中不可缺少,有黄连清热解之。复诊:黄连片15g黄芩10g白芍10g阿胶3g首乌藤15g龙骨30g牡蛎30g黄连加量,阿胶减量,随访可正常入睡,身体舒服,只是新出现胃痛,后患者自行一副药2天服用,胃痛消失。嘱患者减量 -
猪苓汤 李华歆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猪苓(去皮)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阿胶一两滑石(碎)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
最新文章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半夏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功效与主治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注意事项使用半夏泻心汤时需注意,如果患者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时不宜使用。总结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对消化道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
从黄煌教授经方方证谈芍药甘草汤之我见 叶艋玮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在黄煌教授经方方证中,此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
中医视角下的肾炎 张宝华
中医认为,食疗对肾炎的康复也有很大帮助,如冬瓜皮汤、鲤鱼汤等,可以清热利水,减轻肾炎症状。中医强调“心肾相交”,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肾炎的康复。
-
经方治疗咳嗽2例(丹栀逍遥散,白虎加参汤) 姚金虎
麻黄加术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头痛1例,1剂即汗出热退。白虎加参汤治疗感冒咳嗽汗出1例,4剂后汗止咳消。麻黄加术汤跟丹栀逍遥散治疗外感病,一则从本脏论治,一则从五行相克理论治疗,不再赘述。
-
浅谈古方退热剂之小柴胡汤 王飞
张仲景后来在编写《伤寒杂病论》时收录了这两个方子,其中给大儿子的为大柴胡汤,给小儿子的为小柴胡汤。"中医认为,小柴胡汤具有和枢机、解郁结、行气机、畅三焦、化痰浊、和解少阳的功效。
-
【李绍武医案医话】中医再除鼻病顽疾 李绍武
至此,唐小朋友鼻病顽疾症状已消失,诸证候亦消除,仍在继续调理脏腑巩固疗效中。西医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之类病症,分属中医的鼻鼽、鼻窒、鼻渊、打鼾病范畴,此类病症皆为鼻病顽疾。
-
季秋飘绪 张宝华
即杨树,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故树得名为“杨”。据其象性当为阳,然其考杨树之药用价值,树为白杨,用其皮,白杨树皮别名—白杨皮、山杨皮,味苦,性寒。其发在季春,其落在季秋,异于阳之早发早落。《周礼·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足见其有吉兆之义。
-
甲流反复高热医案 韦秋凤
《圣济总录》石膏人参解肌汤治疗甲流反复高热医案黄某,男,3岁。2023年4月13日,发热39°C+,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甲流病毒阳性,予布洛芬退热、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等治疗。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又易反复。2023.4月18日,诉4月17日早上体温已降至正常,
-
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学习
是有效
学习
谢谢王大夫多交流学习
梅核气
谢谢叶大夫 多交流
半夏厚朴汤
谢谢王大夫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