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民服务心搭起中医便民桥

2021.11.15 29阅读 评论数 0 2

 山东以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关键点,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老百姓看中医更方便、用中药更放心——


怎样让中医药惠及民生?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说,要高位推动、多措并举,为推广中医药特色诊疗搭桥修路,让老百姓方便、轻松地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以为民服务为核心,搭建起提供中医药便民服务的联动桥、同心桥、便捷桥,在全省营造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联动桥:优势专科下沉让看中医更方便

截至目前,山东省16市实现了政府办中医医院全覆盖,99%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7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一张密实的中医药服务网已逐渐铺开。

“不仅要搭个大架子,还要上下联动起来。”庄严认为,覆盖全省的中医药服务网要有活力,必须加强上下联动机制,基层诊疗能力不足要找上级中医医院学习,省、市级三甲中医医院的优势中医药技术要能下沉到县、乡、村。很多山东老百姓正是受益于这种上下联动的中医药服务机制。

“站起来了!”右腿瘫痪、靠轮椅生活的刘梅(化名)在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接受一次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后,就能独立站立了,她激动得热泪盈眶。52岁的刘梅中风后留下了右腿瘫痪的后遗症,她听说东平县中医院引进了专治运动障碍的新技术——悬吊推拿运动技术,便赶忙来试试,没想到第一次治疗效果就这么好。持续治疗一个月后,刘梅已能拄着拐杖行走,基本告别了轮椅。

这么好的技术是哪儿来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丽介绍,该技术是她带领科室成员研发而成的,曾因疗效显著而赢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今年年初,随着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的启动,李丽作为专科集群康复专科的负责人,开始马不停蹄地制定中医药技术规范、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亲自带教督导,让东平县中医院等25家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成熟开展悬吊推拿运动技术等8项中医药康复技术。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就是为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首批确定的9个专科集群覆盖了骨伤、心血管、肺病、康复、针灸5个专业、176个建设单位,辐射全省4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

“常见病在基层解决,不必向上级医院转诊,大大减轻医疗压力。”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中西医结合指导处处长贾青顺介绍,专科集群启动以后,制定优化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47个,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10项,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万余人次。今年上半年,集群内单位的门诊人数和出院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8%和18.8%。

“现在看中医方便了,不用往省城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大问题。”刘梅说出了很多基层百姓的心声,中医药优势专科下沉使得很多以前门可罗雀的社区卫生院、村卫生室热闹了起来,有病看中医逐渐成为当地百姓的共识。

同心桥:医保新路径让诊疗更省钱

老百姓看病最担心的是什么?花费多!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以解民忧的初心搭建便民“同心桥”,想方设法为老百姓省钱,近年来备受热捧的“中医日间病房”就是重要举措之一。

威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于波介绍,“中医日间病房”既为患者提供体征监测、医疗管理、中医药特色治疗等住院期间的服务,又允许患者治疗完后回家住,产生的费用可按住院标准报销,其中,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标准的30%结算。

开展“中医日间病房”,意在推广简、便、廉、验的中医药特色治疗,让更多患者受益。山东省威海市医疗保障局和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开展日间病房医保结算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医日间病房”治疗病种限定为项痹、腰痛、骨痹、颤病等21个中医优势病种,只要符合住院条件且不需非治疗期间在院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医保患者均可享受该病房的服务。

“患者很多,40多张床位从没空闲过。”于波说,自2019年“中医日间病房”在威海市中医院试点以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床位总是供不应求。患有慢性腰痛的威海市民张欣阳(化名)排了很久的队才等到床位,治疗20天后,她一走路就腰痛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住院费、治疗费报销之后,自掏腰包的花销不过几百元。

“不仅为患者省了钱,还节约了医保基金。”贾青顺说。威海市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日间病房”共接诊患者1万余人次,节省自付床位费和护理费金额348.9万元,节省医保资金支出748.2万元。

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中医日间病房”已在山东省威海、济南、淄博、德州、东营等12地市95家二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在庄严看来,一种符合中医药规律、体现中医药价值的医保新路径已经初步建立,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贡献了中医智慧。

便捷桥:互联网医疗让服务更贴心

“中药管用,但煎药太麻烦,总是坚持不下来,所以胃炎总是反复。”家住东营市利津县的王华云(化名)说。近日,东营市在市域东、西、南、北分别布局的共享智慧中药房解决了老百姓用中药面临的“候药难”“煎药难”“品质保障难”等问题。

在山东,“互联网+中医药”已不是新鲜事。除了东营,济南、青岛、威海、泰安等都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中药调剂、煎煮、包装、免费配送、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其中,青岛市不仅利用互联网送药上门,还把中医药特色护理送到群众家中。

“刮一刮,头就不疼了,不用住院了。”青岛市居民黄文生(化名)每次见到上门服务的黄岛区中医医院脑病科护士长魏秀芝,就像见到亲人一样。70岁的黄文生有高血压病史,有时血压升高导致剧烈头痛、头晕、浑身乏力,不得不住院治疗,往年一年中至少要住三四次院。自从有了“网约护士”,他一有不舒服,就赶紧上网预约,魏秀芝每次上门都给他刮刮痧、贴贴耳豆、做做推拿。渐渐地,他的身体大为好转,今年一次院也没住。

动动手指,服务就上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为中医药服务赋予了新的活力。青岛市着力打造的中医药特色“网约护士”平台已有来自黄岛区中医医院、黄岛区人民医院等医院的300余名护士注册,群众通过手机APP进行网上预约,即可享受护士上门提供的刮痧、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药特色治疗以及个性化的生活指导。更便捷的治疗、更贴心的服务让中医药逐渐浸润老百姓的生活。

“为民办实事,要怀着为民服务心。”庄严表示,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工作落在实处,必须始终把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关键点,发挥中医药优势,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民生建设中贡献中医药力量。

—— 张梦雪 《中国中医药报》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失眠:传统智慧缓解睡眠障碍 申晓刚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带来身心疲惫和健康问题。在中医传统智慧的指导下,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失眠问题。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失眠注重综合施治,结合中药、针灸、调理生活习惯和心理调适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失眠问题,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申晓刚

    尽管中医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身病情,避免盲目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 中医调理便秘,让肠道重获活力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便秘注重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患者摆脱便秘的困扰。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坚持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中医理论与实践:缓解腰痛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拔罐疗法以及运动和休息结合等手段来缓解腰部疼痛,恢复腰部功能。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方法 申晓刚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慢性胃炎被视为一种气滞、湿困、脾胃功能失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整体调理,以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总的来说,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中医经典配方,缓解痛经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中医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治疗痛经经验,以下是一些中医经典配方,可以有效缓解痛经。这个配方有益血液循环,调节月经,缓解经期疼痛的作用。在选择服用中药配方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和用药,以确保安全有效。

  • 探索中医治疗咳嗽的传统智慧 申晓刚

    在中医传统智慧的指导下,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咳嗽并促进康复。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 中医视角下的腹泻治疗与调理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腹泻注重辨证施治,从调理脾胃、祛寒除湿、疏肝解郁、药膳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既能缓解腹泻症状,又能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疗的目的。

  • 盗汗 梁春耕

    治一盗汗病人,男,50Y,长期服用各种保健品,体型健硕,无基础疾病,盗汗一周,临醒前明显,汗湿衣被,醒后汗止,时常咬舌,无口干口苦,无明显寒热,纳可,二便调。1周后复诊去服药第二天盗汗明显减轻,1周后盗汗完全消失,咬舌亦未再发。

  • 论《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 于军

    2023年评价指标体系设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5个,所有评价数据均来源于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真实、准确,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核查。研究报告中,有医院综合评价,又分了28个具体学科(专科)进行了评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疼痛学”会被列为评价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