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法读医案 | 麻黄汤与恽铁樵的故事 · 伤寒温病之争

2022.09.23 418阅读 评论数 1 0
何公度作《悼恽铁樵先生》文中之一节云:

……越年,二公子三公子相继病伤寒殇。先生痛定思痛,乃苦攻《伤寒论》。
(马培锋注:伤寒为何?症状反应也,读后文自知其具体症状所指)

……如是者有年,而四公子又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遍请诸医家,其所疏方,仍不外乎历次所用之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象贝等味。
(马培锋注:一仍字,给出前三子病症及方药,其转归是“死亡”。依据所用药物分析,则医家诊断为“温病”范畴,同一症状,你曰“伤寒”、他说“温病”,今日叫“肺炎”亦未尝不可!试问如果不以症状反应为抓手,如何读得懂、学得会“博大精深”的中医?)
 
服药后,热势依然,喘益加剧。先生乃终夜不寝,绕室踌躇。迨天微明,乃毅然曰: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之病而何?乃援笔书: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
(马培锋注:依据症状反应用方用药,中医之长,说“受寒、受热”为病因,中医之短,欲昌明中医,必扬其长而避其短,何愁中医不昌盛)

持方与夫人曰:“吾三儿皆死于是,今四儿病,医家又谢不敏。与其坐而待毙,曷若含药而亡!”夫人默然。嗣以计无他出,乃即配药煎服。先生则仍至商务印书馆服务。及归,见病儿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续予药,竟得汗出喘平而愈。四公子既庆更生,先生乃益信伤寒方。

(录《现代中医月刊》第二卷第九期)


运用六步法读医案:




第一步:收集四诊信息

伤寒,发热,无汗,而喘。

 

第二步:辨病位

符合表证症状,同时无半表半里、里证(口干口苦、二便异常、怕冷怕热等),判断病位在表。

 

第三步:辨病性

本案脉寸关浮微紧,尺弦,属于实证、阳证。

 

第四步:辨六经

本案为病位在表的阳证,即太阳病。

 

第五步:定治法

太阳病治法为解表,即汗法。

 

第六步:辨方证

本案脉浮微紧,头项痛,无汗,表实,津液不虚,为太阳病中的麻黄汤证,宜辛温解表发汗。




思考:温病与伤寒太阳病如何鉴别呢?临床如何选用发汗解表/辛凉解表的治法?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觉得很有意思,分享给诸位:

【学习笔记】伤寒温病之争的疑惑与解决
https://mp.weixin.qq.com/s/KpVKiwdI7DucwUmJjG28SQ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笑仙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中药的四性、五味 谢江强

    中药的四性、五味、五色与养生中药四性各显其功“四性”一般指温、热、寒、凉四种不同性质,现还包括平性,四性也是指人体食用中药后的身体反应。

  • 治疗脾胃病的10种“三味方”,张仲景古方 韦毓安

    肝郁呕吐的用左金豆子汤,胃热呕吐的用清胃三味汤。用半夏来化痰,用黄连、黄芩来清热,三味药主要治疗痰热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等,这类人的舌苔大多是黄腻的。

  • 子宫复旧不全调养 谢江强

    ◎旱莲贞子汤墨旱莲30克,女贞子30克,乌贼骨30克,生地黄15克,地榆15克,鸡冠花15克,墓头回15克,黄芩10克。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黄芪益母汤黄芪15~30克,益母草30~60克,红糖适量。将上药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入红糖调味。适用于血瘀

  • 产后恶露不下 谢江强

    三产后恶露不下胎儿娩出后,恶露应自然排出体外,如果停滞不下,或下之甚少,称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恶露不下,可引起血晕、腹痛、发热,甚至更为严重的症状,应及时调治。症状本病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症状如下:血虚产后恶露量少或不下,色淡。

  •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 谢江强

    产后出血的药酒治疗药酒◎阿胶酒阿胶400克,黄酒1000毫升。将前2味药捣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隔水煮沸20分钟后,即可服用。适用于血瘀型产后出血。适用于气虚型产后出血。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后与其他药同放入炖盅内,加入黄酒,隔水炖熟后,放入精盐调味

  • 产后出血的中医治疗 谢江强

    将红参、黄豆放入煲中,煮成粥状,加入红糖,调匀即成。用油爆香猪蹄和生姜,放入锅内,加入其余用料及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猪蹄酥烂,加精盐调味。饮汤吃枸杞子、黑豆,每天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