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标签:
百家经验医案录
随后感染控制,痰少,抽痰次数减少。服用后可改善疼痛,并且可长期服用。用于食伤而导致的各种虚弱性症状,补虚而推陈致新。
三黄汤
火齐汤
张氏医通
小便
三黄圆
三黄散
葛根汤
桂枝汤
桂枝防风汤
防风
麻黄汤
桂枝
黄汤
防风汤
泻心汤
小建中汤
建中汤
二陈汤
白茅根
羚羊角
茅根
羊角
陈皮
半夏
箭猪
半夏厚朴汤
厚朴汤
厚朴
杏仁
桔梗
2021.05.12
杏林小书童
许家栋:厥阴法中蒙尘之宝珠【前胡方阵详解之二】
2016年10月2日,许家栋老师在2016经典经方年会上作了题为《厥阴法中蒙尘之宝珠---前胡方阵详解》的学术讲座。许家栋老师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临床实践,证实前胡类方正是《伤寒论》遗失了千年的厥阴法度,是仲景学术体系的厥阴病主方。
2021.05.11
李坚
黄煌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
4.本方加车前子15g,怀牛膝30g,名济生肾气丸,有调节膀胱内压力、改善糖尿病代谢及神经功能等作用,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排尿障碍、发热感、性欲减退、阳痿、起立眩晕、腹泻、便秘等症状。
葛根芩连汤
臭秽
大黄
肉桂
白虎加人参汤
生地
玄参
麦冬
黄连
人参
别直参
白参
红参
五苓散
小便
平胃散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葛根
干姜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
川芎
丹参
桂枝茯苓丸
四味健步汤
石斛
怀牛膝
2021.05.10
李晓华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方剂
高热,舌苔黄厚者,酌加黄芩炭6至9克,以清相火。危急缓解后,仍用前方随证加减化裁治疗。急性气管炎,或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气喘咳嗽者,加麻黄绒3至6克,宣肺平喘以止咳。痰多,气闷不重者,加紫苏子6至9克,利气化痰以止咳。
2021.05.10
杏林小书童
《证治准绳·类方》卒中暴厥
兼治痰厥、饮厥,及气虚眩晕,悉有神效。亦有天雄代附子者,并治卒中始作,无不克效。《必用方》论中风无吐法,引金虎、碧霞为戒。
苏合香丸
白术
青木香
乌犀角
香附子
朱砂
檀香
安息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荜茇
龙脑
苏合香油
安息香膏
熏陆香
白蜜
梧桐子
三生饮
神效
南星
天雄
附子
木香
细辛
猪牙皂
全蝎
养正丹
生姜
星香散
2021.05.10
杏林小书童
临床常用的伤寒论中的方子
再有,妇女的更年期综合征一般是五十岁左右或五十岁以后,但是临床当中小到三十多岁的妇女大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都可能有。这两个方子可以在临床中用于一般性的治疗关节疼痛或是身体疼痛。那么临床当中它治的很典型,就是关节肿大。
桂枝汤
桂枝
麻黄汤
柴胡
小青龙汤
小青龙
小青
小青龙加石膏汤
葛根芩连汤
葛根
黄连
黄芩
黄连解毒汤
伤寒论
白头翁汤
白头翁
银翘散
五苓散
真武汤
桂枝甘草汤
甘草汤
甘草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附子汤
麻杏苡甘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麻黄
知母
水药
麻杏石甘汤
2021.05.07
李晓华
外感系列方——千金苇茎汤
外感系列方——千金苇茎汤现在外感病越来越凶恶,我总是感觉,通常的外感,稍微调理,即会治愈。这个方子,因为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面的方子,所以也叫千金苇茎汤,以区别于后世的其他同名方剂。
千金苇茎汤
解毒
化痰清
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
苇茎
薏苡
桃仁
瓜子
芦根
张氏医通
甜瓜子
成方便读
苡仁
重伤
甜瓜
三七
红花
丹参
竹沥
鸡内金
小柴胡汤
人参
点草
普济消毒饮
板蓝根
消毒饮
黄芩
黄连
陈皮
2021.05.07
杏林小书童
《张氏医通》暑(参绪论暑证)
暑气内扰于营则汗。而蒸肺经之证也。此因暑而伤风露之邪。此热伤肺胃之气。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以夏月伤冷水。其证身热汗出而喘。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亦不可因其头重身疼而与发汗。不能护卫其阳使之归源。温散其郁闭之热。
小便
重伤
清暑益气汤
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
人参
一物瓜蒂汤
瓜蒂汤
五苓散
栀子豉汤
益元散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消暑十全散
香薷
消暑丸
黄连香薷饮
藿香正气散
养胃汤
大顺散
冷香饮子
浆水散
木香
导赤散
辰砂
来复丹
十味香薷饮
羌活
黄连
六和汤
2021.05.06
杏林小书童
《医宗金鉴》辨温病脉证并治篇
辨温病脉证并治篇『内经』言,热病皆伤寒之类也,非谓类乎伤寒,乃谓与伤寒同乎一类之病也。盖以温病、风温与热病论,互发其义。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2021.05.06
杏林小书童
徐谦光《推拿三字经》学术思想探析
光绪三年著成《推拿三字经》,光绪八年后石印刊行。《推拿三字经》世传仅见手抄本[2],2021年《推拿三字经》影印版首次出版,现参照影印版[3]原文将其学术思想探析如下。
2021.05.05
薛志龙
医学中的统一
两大医学中西医药,多大程度的统一就有多大程度的受益。另一方面,就是二者的交叉统一发展。整个反复的过程就是中西医药在非手术治疗方面实现统一的途径。鉴于医学的复杂性,在统一的过程中,是不会顺利的,不过也不必妄自菲薄,实事求是地做就是了。
2021.05.02
李建辉
《张氏医通》中风
邪之中于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各入其门户所中。亦有因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刘氏原以补肾为本。故中风又当以真阴虚为本。
马膏
美酒
桑灰
附子散
舒筋
侯氏黑散
菊花
牡蛎
矾石
风引汤
大黄
续命汤
麻黄汤
干姜
石膏
当归
人参
百节
千金三黄汤
三黄汤
麻黄
黄芩
附子
白术附子汤
风药
白术
甘草
八风续命汤
竹沥饮
独活汤
2021.04.30
杏林小书童
变态反应性鼻炎《朱进忠的医案》
变态反应性鼻炎1.谨察诸证,合之于脉,予健脾理气,疏散风邪,愈赵××,男,59岁。服药3剂,头晕乏力,鼻痒流涕均好转;继服30剂,愈。今反用于过敏性鼻炎者何也?医诊过敏性鼻炎。《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2021.04.28
杏林小书童
慢性中耳炎《朱进忠的医案》
慢性中耳炎1.表里合邪,新久并见,但知治标,不知察脉,急缓不明,久治不效温××,女,32岁。医诊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下颌关节炎。《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2021.04.28
杏林小书童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那这个历节、中风呢,就到这里告个段落。历节分三个:风痹、血痹,还有历节,大家现在看第85页,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2021.04.27
杏林小书童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那当你如果很了解的话,不会中风的。这种就是太亢奋的中风,很多了,也会中风。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并不是邪在这边。
2021.04.27
杏林小书童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接下来,接下来呢,我们看《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这里讲的疟病,就是疟疾。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2021.04.22
杏林小书童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
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接来下我们介绍第三篇:这个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法。其证或未病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换句话说,就是纯百合病,一个处方。
百合
小便
百合地黄汤
地黄汤
地黄汁
地黄
黄汤
牛肉
百合汤
八味丸
四逆汤
味药
百合知母汤
知母汤
知母
泉水
滑石代赭汤
滑石
赭石
茯苓
泽泻
猪苓
石膏
百合鸡子汤
鸡子汤
鸡子黄
鸡蛋
猪肉
甘草
生姜
2021.04.22
杏林小书童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
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接下来呢,我们看金匮的第第二篇,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脉沉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夫风病,下之则痉,后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若发其汗,其脉如蛇。
2021.04.19
杏林小书童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续伤寒霍乱篇
它说太阴所至,中满霍乱,哦,太阴脾脏,中满。那在《灵枢》呢,也介绍到霍乱。所以他霍乱一定有它当地的节气,还有当地的湿度才会造成的。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阳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
伤寒论
桂枝汤
麻黄汤
葛根汤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大青
大承气汤
小便
承气汤
葛根
黄芩
黄连
石膏
白虎汤
四逆加人参汤
理中汤
四逆汤
人参
人参
桂枝
附子
黄汤
千金
干姜
甘草炙
生姜
五苓散
理中丸
甘草
2021.04.19
杏林小书童
经方学习 | 歌诀版《中医十大类方》与《张仲景50味药证》
编者按:经方医学论坛资深会员根据黄师《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撰写的歌诀,使得方证药证更加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简单易记,在此推荐。
味药
桂枝
桂枝汤
桂枝加附子汤
小建中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当归四逆汤
温经汤
炙甘草汤
苓桂术甘汤
小便
桂枝茯苓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麻黄
麻黄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小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
越婢加术汤
阳和汤
柴胡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四逆散
血府逐瘀汤
逍遥散
2021.04.14
杏林小书童
罗大伦:谈谈什么是阴虚
今天我们谈的是阴虚,这个阴虚,就好比是树根的水少了。那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是阴虚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等物质亏损的病理现象。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是否阴虚呢?
大望
大米
花生
花粉
不孕症
生地
沙参
麦冬
草莓
石斛
杞子
当归
生津
猪肉
本草备要
猪皮
猪肤汤
鸡蛋
鸡蛋白
鸡蛋黄
鸡子黄
牛奶
本草通玄
秋梨
雪梨
桑葚
神农本草经
昏花
一碗水
燕窝
2021.04.13
杏林小书童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一)芳香宣化法(上焦)暑热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胸腹中阵痛,大便欲解不得。以芳香化浊法定呕降逆折热。沉香末以降其气逆,蔻仁末以化开湿郁。治若不当,即可转痢。热在肺胃,法宣宣解;湿浊中阻,又当轻扬。
2021.04.12
杏林小书童
董洪涛:治病首在保护元气
养生或大病康复一定要重视保养元气,元气不损则健康有保障。治病总以顾护元精为本。5治病首在保护元气治病首在保命疗效高低是一回事,但若把命折腾丢了,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治病一定要保护正气,这是根本原则。在此处切割会伤损元气,导质体质下降。
2021.04.08
杏林小书童
《医学衷中参西录》珠玉二宝粥
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粘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惟等分并用,乃可久服无弊。
2021.04.08
杏林小书童
谈五部经典及六经传变、六经辨症和经络阿是穴 主讲:倪海厦
这个伤寒五大经典。车子开出去旅行中国大陆一周,会出车祸都是快到家的才出车祸。
神农本草经
臭皮
伤寒论
针灸大成
针灸聚英
针灸甲乙经
味药
枇杷叶
胖大海
连翘
银花
十味
白芍
黄连
阴药
黄连
桂枝汤
麻黄汤
桂枝
黄汤
葛根汤
荆芥
防风
小柴胡汤
柴胡汤
新补
福建
葛根
葛根
承气汤
2021.04.02
杏林小书童
《医学衷中参西录》镇摄汤
服此汤数剂后脉见柔和,即病有转机,多服自愈。洪者如波涛叠涌,势作起伏;滑者指下滑润,累累如贯珠。其子为书贾,且知医。为拟此汤,服一剂满闷即减,又服数剂全愈。即抄镇摄汤原方予之。四五剂,即诸病全愈。
2021.03.31
杏林小书童
怀药王
不仕帝王曾召见,但为医药倾丹心。誓愿普救含灵苦,志洒恻隐苍生霖。大医精诚真明世,千载谁堪相与吟。张宝华丁亥年癸卯月庚申日是日习医古文之《大医精诚》,感孙真人之德艺烁古灼今,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余情不自禁作七言律诗感怀精诚之大医——孙真人。
2021.02.24
张宝华
阳明病篇
阳明病属于燥热之证,有虚实不同,胃气实可与攻下之法,胃气虚则不可攻,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不可伤。与太阳病对比,阳明病多强调邪正虚实,太阳病则多强调气机升降出入。本节接着上节讲阳明病不可攻之症。阳明病,心下鞕满者,心火气虚,邪气内结于心下,不可攻。
2021.02.21
冯雪峰
中、西医的最本质区别在于“道”!
无论是中医(儒医),还是西医,均属科学,均属"形而下",均属“器”的范畴,均需要以某“道”为形而上基础。中医、西医的最本质区别只是:1、中医所赖以建立的“道”是华夏多神文明的核心-中庸之道。
2021.02.04
胡龙生
全民学习并信仰"儒医、儒教",这对华夏复兴意义重大!
全民学习并信仰"儒医、儒教",这对华夏复兴意义重大!(胡医生)道,即"规律",即"逻辑"。所有生命体,均需遵循"中庸天道"。所有非生命体,均遵循"极端之道"。而当生命体去追求"极端之道、逆中庸天道而行"时,则代表"自杀"。器,即构成宇宙间万物的"维度...
2021.02.04
胡龙生
中药随症加减、引经报使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篇:
中药随症加减、引经报使《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篇: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或有别证,于前随证治病药内选用,分两以君臣论。凡眼暴发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以黄连、当归身和血,为佐;兼以各经药用之。以上,皆用药之大要。
2021.02.02
林文强
沈绍功:用药经验集(全!)
药理证实能兴奋大脑皮层,增加脑血流量,提升免疫力,提高工作效力。药理证实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心律失常,提高应激能力,调整内分泌。药理证实,可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其药食同用,体现了中医保健膳食的优势。
2021.01.20
杏林小书童
董梦久教授分期辨证治疗更年期失眠
年期失眠症状则更为严重,临床以顽固性失眠多见,董梦久教授采用分阶段辨证治疗更年期失眠患者,多取得较好效果。董梦久教授主张后期当以补肾健脾,养心宁神为法。更年期失眠患者的治疗,早期活血化瘀祛痰解郁,后期补益心脾肾。
丹溪心法
万病
半夏白术天麻汤
桃红四物汤
半夏
天麻
茯苓
白术
陈皮
桃仁
红花
川芎
地龙
清热
当归
柴胡
郁金
六味地黄丸
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
生地
玄参
天冬
麦冬
柏子仁
远志
朱砂
丹参
酸枣仁
五味子
2021.01.19
杏林小书童
傅山治产后病方药妙用
特制生化汤为治疗产后病之主方,凡在新产块痛未除或兼他症者,皆以生化汤为主,随症加减,如产后腹痛,产后血晕、产后伤食、产后感冒风寒等,均以本方加减出入,疗效较好,至今仍为妇产科医生临床所习用。综观傅氏产后用药大法,贵平正戒攻伐。
2021.01.13
杏林小书童
晁恩祥善用下法经验
晁恩祥善用下法经验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7月13日□王辛秋陈燕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教授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首席专家,从医50余载,对内科疑难病、肺系病、脾胃病等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肺系疾病的治疗更具独到之处。
2021.01.08
杏林小书童
健运麦谷芽汤(赵棻))--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胃脘痛)、食欲不振
〔主治〕慢性胃炎。临床凡见内伤或外感而致脾胃健运不及,脏腑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对症药应用,单用能增进食欲。麦芽补脾,谷芽入胃;麦芽主升,谷芽主降,能使脾胃和合,升降有序。所以本方对胃炎有卓效,对其他疾病导致脾胃失健,胃纳不香者也有良效。
2021.01.06
杏林小书童
附子理中汤挽危救急
通常认为救急之方多宜药单力纯,配伍过多反有掣肘之嫌,故附子理中汤较少用于阳亡、气脱者。喻嘉言在《寓意草》中载一案,用独参汤与附子理中汤救治虚脱,可供参考。从“内虚肠滑”这四字可以体会附子理中汤与独参汤、四逆汤在救急使用时的区别。
2021.01.05
杏林小书童
搞懂这仨方,“气、湿、痰、郁”统统拿下
早期对温胆汤的认识,拘于治胆、治心、治胃。同为调畅三焦气机之方,只是有治热、治湿、治痰的不同。而临证时,气滞、湿郁、痰阻极易化热,故笔者常用小柴胡汤与三仁汤合方,或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合方。治疗取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痰、治气、治热、治三焦。
2021.01.04
张建丰
补益精气治老年痴呆
老年期血管性痴呆是一系列脑血管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症的总称。久病致五脏虚衰,故在用药上应以补益人体五脏精气为主。诊为精气衰败,痰浊瘀血蒙蔽神窍,治以补益精气,化痰开窍,活血通络。
2020.12.24
杏林小书童
孙伟教授益肾清利活血治疗慢性肾病
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内因是主因,外因是诱因。湿瘀互结是慢性肾炎病情缠绵难愈、迁延反复的根本病理变化,清利活血并用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能更好地改善病情。在益肾清利活血主方的基础上,肾穿刺病理示非活动性变化,纤
气包
旱莲草
女贞子
杜仲
川断
山萸肉
枸杞子
桑寄生
菟丝子
炮姜
肉桂
附片
仙灵脾
威灵仙
黄芪
党参
炒白术
山药
薏苡仁
泽泻
苍术
藿香
泽兰
炙黄芪
当归
白芍
阿胶
制首乌
小便
清热
2020.12.21
杏林小书童
医门凿眼 (二)
根据病痛大小、体质强弱而施药量。对于上述病痛,内服药力达不到者,贴此药无不应验。视病变范围大小,深度而合药,大而浅者,油多用,小而深者,药加量。药后疼即减轻,一日渗液便少,二三度一般三日结痂。眼科用药素以用药精巧为特点,特别是外用药常
2020.12.18
杏林小书童
医门凿眼 (一)
谈常见病之治,论用药之法,焉敢妄自尊大,仅凭己之数千记载病案之得失,以病名类,说治病之眼目,是为医门凿眼,以馈吾医门之友。医院急诊多给雾化吸入一法,效果多不满意,又多输液抗炎,加重心肺负担,致使水泛高原者多矣!
2020.12.18
杏林小书童
李佃贵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介绍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介绍如下。重视肝胆疏泄升发功能对治疗慢性胃炎等脾胃病证的作用。此时调节和改善泌酸功能,促进胃酸水平正常化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则之一。胃镜亦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过程中有胆汁反流。
2020.12.18
杏林小书童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里证
后人通常认为大柴胡汤组成中有大黄。从上述两方证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柴胡汤证如伴见里实证,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加用泻下药。也就是说,在少阳病基础上伴见阳明病,治疗可用柴胡剂与承气剂合方加减。
伤寒论
柴胡
小柴胡
大柴胡汤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柴胡汤
小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芒硝
人参
甘草
八味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承气汤
普济本事方
黄药
升降散
僵蚕
蝉衣
姜半夏
莱菔子
桔梗
2020.12.17
杏林小书童
晁恩祥治疗COPD呼吸衰竭经验介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重症者属喘脱范畴。1“喘胀相因”理论COPD呼吸衰竭患者大多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很容易导致腹胀并发症的出现,而腹胀又可加重喘促症状,影响通气功能。
医述
丹溪心法
苏子降气汤
紫苏子
郁金
葶苈子
厚朴
茯苓
浙贝母
白及
杏仁
桔梗
丹参
沉香
甘草
竹沥
鱼腥草
六神丸
化痰清
麻黄
紫菀
黄芩
紫苏叶
地龙
陈皮
木香
白术
山茱萸
枸杞子
淫羊藿
2020.12.16
杏林小书童
唐学游治疗痹证经验介绍
唐老师从事临床工作近4O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风湿性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继承人,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痹证经验介绍如下。诸药长期服用,治疗风湿痹证后期大有裨益。
雷公藤
络石藤
青风藤
鸡血藤
寻骨风
当归
桂枝
羌活
防风
徐长卿
羌活
止痛
当归
乌头汤
麻黄
制川乌
制草乌
露蜂房
鹿角胶
甘草
白芍
薏苡仁汤
薏苡仁
木瓜
苍术
独活
佩兰
石菖蒲
菖蒲
芳香
2020.12.15
杏林小书童
意见反馈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客服会为您解答资质认证、杏叶兑换、文章版权等问题